新的麻疹病毒受体基因克隆成功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2年11月18日
来源:
[AD340X300]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每年造成5000万人的感染和发展中国家100万儿童的死亡。日前,武汉大学生物科学院分子病毒研究室的研究人员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成功克隆了一个新的麻疹病毒H蛋白相互作用基因——bip,并证明bip是位于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中的麻疹病毒新受体基因。
在过去的20年间,一批高效安全的疫苗曾使麻疹的发病得到了控制,但是最近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发生的大规模麻疹爆发说明新毒株具有重要的表型变化。研究人员从麻疹爆发区用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系B95a分离纯化获得了几个麻疹病毒的新突变株(称之为B95a型病毒毒株)。由于这些毒株血凝素基因(H基因)的突变,使它们不能和标准毒株的受体CD46结合,但却能感染绒猴细胞B95a。因此,研究人员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B95a型毒株突变的H蛋白为诱饵蛋白,从B95a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了一个麻疹病毒H蛋白的相互作用基因——bip。该基因cDNA长1540bp,包含一个1011bp长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一个33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BIP)。推测的氨基酸一级结构表明:BIP是一个跨膜蛋白,N末端有一个约27个氨基酸组成的疏水引导序列,C末端有一个22个氨基酸组成的疏水跨膜区。从GENNBANK分析得知:bip基因与人slam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而Tatsuo等人于2000年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证实:人SLAM是麻疹病毒感染人体的新细胞受体,由此研究人员推测,BIP蛋白可能在B95a型麻疹病毒侵入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时充当了受体角色。
为了确证BIP蛋白的受体功能,研究人员构建了bi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道基因,Neomycin基因为抗性标记,在麻疹病毒非允许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BIP蛋白,再以麻疹病毒获得了成功的感染。结果充分证明bip是存在于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中的麻疹病毒新的细胞受体基因。
这一研究也就首次以直接的证据证明: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的跨膜蛋白BIP与SLAM一样,可以充当麻疹病毒毒株的细胞受体,介导病毒对敏感宿主——B95a细胞的感染。对BIP和SLAM序列分析表明: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的BIP蛋白和人SLAM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但仍存在差异:N末端的疏水引导区中存在三个氨基酸不同;C末端的疏水跨膜区中有11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第245位,BIP蛋白为Ser,而人SLAM蛋白却缺失了这一氨基酸。但它们膜内区域仅有三个氨基酸不同,从281位到C末段完全相同。研究人员估计这两种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本身就有显著不同,导致两种跨膜蛋白具有完全不同的跨膜区。
完成这一研究的李凌云博士和齐义鹏教授告诉记者,他们的研究工作与Tatsuo等人同时独立进行,但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于2000年就完成了bip基因的序列测定。由于麻疹病毒H蛋白的突变导致病毒利用其它的细胞受体侵入宿主,Tatsuo和他们分离的新型麻疹病毒毒株正是利用与麻疹病毒标准毒株不同的侵染机制,躲避了人们建立在标准毒株基础上的对麻疹的疫苗控制,使得基于标准毒株基础上的疫苗接种保护能力下降和丧失。因此,关于麻疹病毒第二受体基因的发现在学术上和对麻疹病毒的治疗都有重大的意义。
来源:科学时报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