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专业孵化器是推动生物医药发展的有效模式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2年04月25日 来源:
编辑推荐:
新华社信息杭州4月24日电(记者潘曙雅 傅丕毅)生物医药孵化器概念
引入国内不过十来年时间。加入世贸组织加速了国内医药行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新
药研发的重视,也使得生物医药孵化器再度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在杭州闭幕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孵化器论坛”,北京生物医药高科技
孵化器的宋东光总经理认为,由于专业孵化器在孵化条件、服务内容和管理队伍
上更紧密地把这些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大降低投资者、创业者的投资风险,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这种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有效模式,也
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科技部的推崇。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行业壁垒高、产品开发周期长、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
它的快速成长需要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的高效流动,也需要政府强有
力的支持和政策驱动。这种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可以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提高知识竞争的能力。生物医药的开发是一
个系统工程,它从上游研制、中试开发、新药申请、生产及市场运作都受到严格
的法律、法规的限制,各阶段都需要一批专业的科研人才方可完成这一开发过
程。生物医药开发的特点是上游研究人员以分子生物学专家为主;中试技术人员
则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剂学、药理学为主;而申报新药、组织生产又需要
具有行业法规的人才去完成。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要想把各种条件的人才都召
集到自己的创业集体中是比较困难的,即便无人才之虞,还存在资金缺乏的问
题。而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能有效地将生物医药的相关人才、技术资源、资本资
源及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协调、匹配资源的应用,从而有效地解决创业者及
医药企业的资源配置问题。
其次,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可以大大降低创业风险。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产
业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据国外统计,一般一个产品从研制到走向
市场需要1亿-3亿美元,而我国也需要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这对于投资
者及创业者而言,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专业孵化器利用生物医药硬件开发所需的
设备、场地通用性强的特点,按照国际实验室标准将上游、中试、生产所需设备
全面配备完善。孵化器可以不断地吸引几十家企业入孵,在提高存量资产使用率
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创业者及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减少了政府、企业重复投资、
重复建设的浪费,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成活率。
北京生物医药孵化器几年运作的经验证明,风险投资与孵化器联合进行,入
孵企业投资的风险可降低10倍以上,项目失败的风险降低50%以上。举例说
明,一个投资者独立完成从研发到上市的药品开发过程,约需5000万-70
00万元人民币,而进入孵化器大约需要500万-700万元人民币。这部分
费用包括:固定资产采取租用形式约需60万-120万元人民币,其它开发费
用约需500万-600万元人民币。而且流动资金是阶段性的投入,随时可因
项目进展不畅而中止。
第三,生物医药孵化器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传统的技术更新方式是企业
作为生产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为科研部门先独立运作,然后进行技术交
换和转移。这种运作方式常常会导致矛盾的发生,一方面,企业无法及时消化科
研部门的成果,使之转化为产品;另一方面,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经费来源
渠道单一,总量不足,不能完成试验室产品向工业化产品的转变。这一现象造成
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无法或延滞转换。而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则搭建了科研院所
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集中人才、信息、技
术、资本等各种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产权结合,科研机构以技术入股,并与投
资主体的利益融为一体,实现科研快速市场化的转化。
北京生物医药孵化器已操作成功的案例表明,入孵企业与未入孵企业相比,
大大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周期从原来的7-9年缩短至
3-4年。
摘自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