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发病有新论

【字体: 时间:2002年05月16日 来源:

编辑推荐:

  

  

    健康报5月15日报道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常见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主任方美云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证明,急性白血病是多基因改变、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从而为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血液细胞中的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已证实端粒酶活性升高是细胞癌变的分子标志。然而,端粒酶活性为何升高?哪些细胞因子对它有调节作用?方美云教授等为了阐述端粒酶活性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节因素,探讨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对14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提示端粒酶激活是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其活性高低与病期密切相关。初治组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明显缩短,提示端粒缩短可能是端粒酶活性上调的主要原因之一。突变型P5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P53有致白血病作用,表明尚有其他的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多耐药基因产物P-170表达的高低与临床化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敏感参数。

  据悉,此项研究对于开发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摘自 健康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白血病|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