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原始人化石重见天日(图)

【字体: 时间:2002年09月12日 来源:

  

    [生物通讯]科学家们等了一个多世纪,盼望着失落的尼安特人骨骼化石被重新找到,现在不仅这些失落的尼安特人骨骼重见天日,伴随而来的还有两具新尼安特人化石的到来。

    赋予尼安特人名字的古生物学家们在德国的尼安特山谷寻找化石时,不仅发现了原始人骨骼的遗迹,而且还发现了他们使用的工具以及与他们一道生活的动物。这些骨骼化石150多年前首次被挖掘出来后,就随即被丢弃了。

    [AD340X300] 1856年,采挖工人在德国Düsseldorf附近的尼安特山谷边的洞穴中挖掘出世界上第一具尼安特人骨骼化石,这是发现的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的第一具智人(又称穴居人)化石。但当时只把大骨骼保留下来,洞穴中其余的化石都被丢到20米深的谷底。

    几周后确认这些骨骼化石就是早期人类的化石时,这个洞穴已被采挖一空,其它的骨骼碎片都不知被埋葬在何处了。

    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和他的同事通过历史记录推测了洞穴中的其余部分可能被丢到什么地方。

    确定了采掘地点后,他们大约挖了4米深,终于发现了这些丢失多年的骨骼化石。其中的一块挖掘出的骨骼碎片与早先挖掘出的尼安特人大腿骨吻合,“这简直不可思议。”Smith说。

    现在,研究小组已经找到了75块骨骼残片。他们发现其中一些属于最早发现的尼安特人头骨,而另外一些却是来自至少其它两个早先未发现的尼安特人。

    碳示踪技术显示,这些新尼安特人生活于冰河时代,距今大约40,000年--与第一个发现的尼安特人生活时间相近。尼安特人被认为是于120,000年前到达欧洲,90,000后灭绝。

    Smith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了石器、以及同一时期其它动物的骨骼化石。这些才是这项发现最激动人心的部分,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人类学家Clive Gamble说道。

    第一个发现的尼安特人“总像是飘浮在空中令人难以琢磨的化石--它缺少时代背景。”Gamble说。而这次发现的新证据使其着陆于一个大背景下,现在我们真正了解了尼安特人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如果这些石器早在1856年就被发现,尼安特人就会受到更为友善的对待。许多人拒绝相信这些骨骼就是原始人类--毕竟那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没有发表。一些人甚至认为这些骨骼属于在尼安特山谷被杀死的沙俄士兵。

    “这些争论本应在它们产生之前就自动消亡。”Smith说。“人类古生物学的早期发展史可能就会因而不同了。”

参考文献:

  1. Schmitz, R.W. et al. The Neanderthal-type site revisited: inter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s of skeletal remains from the Neander Valley, German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 10.1073/pnas.192464099, (2002). |Article|
  2. Maureille, B. et al. Lost Neanderthal neonate found. Nature, 33 - 34, (2002). |Article|

生物通摘译自NATURE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原始人|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鐢熺墿閫氱簿褰╂帹鑽� • 综述:了解猴痘的死灰复燃:非洲近期疫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及经验教训 • 创新肝脏移植器官保存法:二氧化铈纳米颗粒喂饱巨噬细胞,助力肝脏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