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视细胞感光的“另类”机制(图)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2年09月27日 来源:
编辑推荐:
[生物通讯]从无月夜晚的漆黑到雪域阳光的刺眼,我们的眼睛展现了非凡的多功能性。现在,研究人员揭示了我们人类眼部细胞用来使我们可以在明朗日光下看见东西的机制。
视网膜中含有两类感光细胞,分别称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含视紫红质,对弱光反应敏感,视网膜中95%的细胞都为视杆细胞。其余则为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含有视紫蓝[AD340X300] 质,适于感受正常强度的可见光和分辨颜色。两种感光细胞感光时都利用了一种叫做发色团(chromophore)--这里指的是11-顺式视黄醛(11 cis-retinaldehyde)--的化学簇。当一个光子撞击视杆或视锥细胞时,它会将这个发色团转换为一种低能量的结构,使引起的级联反应对大脑发送信号到达颠峰。一旦发色团启动了这套级联反应,吸收其它光子之前就需要“重新启动”。
我们对这个称为视循环的重新启动过程大部分的了解都是来自对视杆细胞的研究,因为它们占了视网膜中的绝大部分。但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化学家Gabriel Travis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视锥细胞重新启动发色团的方式可能与视杆细胞不同。为验证他们的观点,研究小组检查了小鸡和土拨鼠的视网膜,这两种动物视网膜中视锥细胞所占的比例更大。首先,研究人员计算在明亮光照下,视锥细胞必需在被已知的视循环取代之前用尽发色团,否则视循环就会损伤视力。他们寻找了这些分子被重新启动的其它可能方式,发现眼部一类叫做米勒细胞即放射状胶质细胞的细胞负责这个工作的一部分。然后,视锥但不包括视杆细胞能够将发色团低能量的中过渡形式转化为可用形式的发色团。有关研究发表在9月26日期的《神经元》杂志上。这个新发现的通路不仅比早先描述的视循环快了20倍,而且它还可以选择性为视锥细胞供应发色团,免去与视杆细胞之间的竞争,也许这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拥有在白天看见东西的能力。
“这项研究是良好的思维能力与生化操作技巧的完美接合。”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视力研究人员Vadim Arshavsky称赞道。早先已有报道暗示了这样的视锥细胞特异性通路的存在,但这个新发现证明,这个视锥细胞的视循环的确存在,为未来的研究设定了新的焦点。
生物通摘译自SCIENC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