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学者发现可抑制艾滋病毒复制的蛋白质

【字体: 时间:2002年09月28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有一些人很特别,他们虽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却表现不出艾滋病症状。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26日宣布,这一困扰科学界多年的奇怪现象现已有了初步答案。
   
    张林琦等人的研究显示,有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这可能就是少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张林琦目前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工作,是此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
   
    这一结果将正式发表在2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它被认为大大推进了人们对“机体抵抗艾滋病”等问题的认识水平,有可能用于艾滋病新药的开发,对未来艾滋病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1%至2%可归入“长期非进展”类别,这类患者往往感染病毒但不会发病。早在1986年,科学家们就认识到,人体免疫细胞CD8可以分泌一些未知因子,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十几年来科学家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一直无法确定这些抑制因子的成分。
   
    张林琦等通过实验发现,科学家们长期寻而无获的抑制因子,实际上可能是3种“阿尔法-防御素”。他们分别以人工合成和从人体内提纯的“阿尔法-防御素”为对象,研究并比较了二者的抗艾滋病病毒活性,结果发现两种防御素都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在研究中,科学家们采用了新型蛋白质芯片分析系统,这为他们发现、分离和鉴定防御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华裔学者何大一博士在评价这项成果时指出:“防御素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对于艾滋病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他介绍说,基于这一最新发现,该中心研究人员已开始着手寻找新的艾滋病治疗途径。何大一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蜚声全球,他也是本项研究的论文作者之一。
   
    不过一些专家指出,这项新成果要想真正应用于艾滋病治疗,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研究中发现,从人体内提纯的天然防御素的抗艾滋病病毒活性,至少是人工合成防御素的10至20倍。如何通过基因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来提高合成防御素的抗病毒活性,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任务之一。
   
    张林琦也认为,在进入治疗应用之前,还有一些课题需要解决,例如防御素抑制艾滋病毒的机理尚不清楚:是通过让患者服药还是通过刺激患者体内产生防御素的办法进行治疗目前难以确定;如果制药,技术上还需要缩小小分子蛋白的体积并增强其活性。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艾滋病毒|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