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340X300]
有人说,他们是20世纪的达尔文。
50年前的今天,1953年2月28日中午,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步入英国剑桥一个昏暗的酒吧,向正在用餐的人群宣告他们的新发现:DNA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理论解开了缠绕在遗传学上的诸多死结,成为20世纪生命科学最重要的转折点,其意义已无须赘述,克里克和沃森分享1962年诺贝尔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另外一位科学家威尔金斯)足以说明这一切。
今天的国人或许无须知道他们的名字,或许对DNA依然是朦胧的认知,但多数人一定耳熟能详如今最热门的一些名词:生物科技、遗传工程、转基因食品、克隆婴儿、克隆羊等等。当新闻媒体狂轰乱炸相关事件和人物时,有谁告诉公众,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共同基础是什么?是DNA。
可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50周年日子里,人们的视线依然被强制聚焦在伊拉克和美国这一对“双螺旋冤家”身上,中文媒体太平静了,错过了一个对公众普及科学常识的好机会。正如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正式发表研究论文后,全世界也是一片沉静。直到20天后,他们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研究室主任劳伦斯布拉格爵士在一个演讲中提到了这个发现,被当天的《伦敦时报》转引,才引起各国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掀起了一场生命遗传学的科普风暴。
本周,英美主力媒体,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等,可能为“弥补50年前的疏忽”,或以封面故事或以几个版的专题隆重纪念这个日子。
美国《科学》主编曾说过,其实美国在提高“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并没有什么好做法,主要还是依赖电视、因特网、报刊、书籍等媒体通道。当我们的媒体在呼吁国家重视普及科学知识的时候,是否应该睁大眼睛,在这样一个大好日子里,实实在在承担一些责任,腾出点儿热情和空间,多一点儿科普宣传。(徐淳)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