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科技风采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4年12月31日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与2003年相比,即将过去的2004年显得是那样的平静!然而,平静终究是相对的。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刻都在发生激动人心的变化……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名为“科技”的力量。
2004年,中国科技在稳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蓝图”即将绘制完成,基础研究向“深水区”走得更远;高技术研究“顶天立地”,步伐迈得更稳健;科技体制改革更加直面“深层问题”……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平静中孕育活力。我们相信,中国科技在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稳步发展后,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跃升。我们期待,我们祝福!2005年,中国科技,一路走好!
古生物研究 屡有重大发现
近年来,古生物研究一直是我国的强项,每年都会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科学》上发表一批重要论文。2004年,对中国的古生物学家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今年年初揭晓的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由陈均远、侯先光和舒德干三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名为“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的科研项目被评定为一等奖。评审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这项成果,认为“澄江动物群是20世纪古生物学的伟大发现,为生物早期演化及其在寒武纪早期的‘大爆发’问题提供了新的回答。”这项成果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
今年4月25日,中德古生物学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距今约1.75亿年侏罗纪的早期哺乳动物——柱齿兽的7颗牙齿化石,这是我国境内首次发现此类动物化石。6月3日,美国《科学》报道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陈均远研究员等人的科研成果,他们在贵州瓮安前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最古老 距今5.8亿年 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这项成果对破解真体腔动物的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月10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和周忠和两位研究员在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世界上首枚翼龙胚胎化石的情况。他们证明了翼龙与其它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是卵生的,这对于研究翼龙的发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7月22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完成的题为《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重大成果,他们发现了海洋“代表动物”的始祖化石。9月24日,《科学》杂志刊发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在我国贵州省的中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早期海生爬行动物化石。10月2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福成和周忠和两位研究员有关古鸟类飞行的文章,他们揭开了原始鸟类的“短尾”之谜;10月22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又一成果,他们在辽西地区找到了鸟类胚胎发育演化的化石证据。11月4日,《自然》杂志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博士和瑞典科学家阿尔伯格博士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四足动物起源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近日,吉林大学董枝明教授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一种飞行的爬行动物新类群。
航天发射 创造四项纪录
2004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八战八捷,8发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004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创纪录的年份,创造了“四个之最”。
一是长征火箭历史上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长征火箭首次一年8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成功率大幅提高。长征火箭总发射次数达到83次,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成功发射41次,成功率达到了93%。二是发射卫星种类和数量、新技术应用最多、在轨稳定运行最好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研制的卫星有资源卫星、返回式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科学探测卫星、气象卫星和小卫星等。其中,试验二号卫星的正常在轨运行,标志着我国的小卫星性能已完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研制和掌握小卫星平台的前沿技术,探索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发射任务按计划完成最佳的一年。今年的发射活动集中在下半年,从7月25日至11月18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安排了7次发射,次次发射都做到了按计划准时实施。长征二号丙火箭从去年12月发射探测一号卫星到今年11月发射试验卫星二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2种技术状态、分赴3个发射场、成功发射5次,将6颗卫星送入太空,在中国航天史上没有先例。四是宇航产品技术、管理创新推进速度最快的一年。2004年,长征火箭全部实现大幅缩短在发射场测发时间。火箭在发射场的准备期由45天左右缩短到23天,缩短了一半,卫星在发射场的工作流程也大幅度缩短。11月6日发射升空的资源二号03星按指令进入预定位置后,与01星和02星成功完成共轨、同面、相差120度组网。资源二号卫星三星成功组网,在大大缩短对地观测重复周期、进一步提高时间分辨率和系统分辨率的同时,创下了我国不同时间发射的同一型号三颗卫星辉映太空的纪录。
国防科工委3月底在京召开“嫦娥工程”第一次工作会暨大总体协调会。会议首次明确指出,“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待命出厂,力争2006年12月发射升空。另外,我国与欧盟的伽利略计划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该计划是欧盟2002年正式批准的一项战略科研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定位服务。7月25日,随着“探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成功实现,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联合观测,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
工程科技 护航重大工程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大工程最多的国家之一。2004年,科技为工程继续保驾护航,攻克了一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5月3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自主发展核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我国核电建设的一座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要穿越632公里的多年冻土区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一大难题。专家指出 “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路基成败的关键在冻土。”以程国栋院士为首的青藏铁路冻土科研攻关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以“冷却路基”为核心的积极保护冻土的新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气象学家李栋梁等人发现了青藏铁路沿线温度变化规律,这对青藏铁路的设计施工及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决策参考价值。另外,科学家还开展了铁路通讯与雷电防护技术、干扰地段植被恢复技术等研究,并建立了工程稳定性监测系统,有关技术标准已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全面应用。
西气东输工程横跨中国大陆东西,是我国燃气管道建设史上距离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输气管道工程,它创造了多项第一。工程科技人员首次将空气干燥法在管道干燥中成功运用,从而填补了我国燃气管道干燥史上的技术空白,为西气东输的顺利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工程建设中还运用很多高科技手段,冀宁联络线管道成为我国首条“数字输气管道”,充分应用遥感、数据收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对管道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复杂系统实现信息集成,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为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
11月份召开的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水利部明确提出,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开展关键技术及重大问题研究,研究开发水利工程病害诊治、水工混凝土寿命等技术,加强岩土高边坡稳定、强震区工程防护等问题的研究,加强水利重大技术装备研究。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前沿探索喜人
一直以来,生命科学领域是国际科研的“热点地区”。2004年,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涌现一批“大手笔”,振奋人心。
1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全文公布了我国科学家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解析出了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这是一项大协作下产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来自广东、上海、北京、武汉、香港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等15个研究机构的6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了相关研究。12月5日,SARS科研又取得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SARS灭活疫苗通过I期临床试验。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专家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我国防治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完全是自主科技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5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参与完成的人与黑猩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发现,人与黑猩猩DNA序列差异为1.44%。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智慧的形成,了解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12月9日,《自然》报道了国际鸡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突破性成果。我国科学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重大成果 主持完成了家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和参与完成了原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
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浙江大学于晓方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揭示了艾滋病发病新机理,并提出了新的防治策略。这一成果刊发在年初的《科学》杂志上。在这一年里,我国科学家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人体抵御重大疾病侵袭的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发现了一个新的干细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发现导致肝癌扩散与转移的关键性基因;发现了调节起搏细胞节律的新机制;发现交感神经系统调控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发现了植物染色体大规模不规则变异等。
在新药研发方面,今年我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化学新药——丁苯酞;研制成功了用于治疗心肌梗塞的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重组萄激等。在生命伦理规范研究方面,国际伦理学权威刊物——美国《肯尼迪伦理学研究所杂志》今年还发表了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撰写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准则 建议稿 》。这是我国的生命伦理规范研究成果首次进入国际一流权威刊物。
信息技术 关键领域“开花”
与其他领域相比,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奋起直追,实现了跨越发展。即将过去的2004年,科研人员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
11月15日,每秒能运算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动。该系统由曙光公司、中科院计算所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在今年6月世界高性能计算大会上被宣布排名世界第十位。它的研发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方面,3月19日,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在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这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启动,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作为互联网关键技术——路由器研制也取得重大突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紫光比威公司共同研制成功并应用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路由器——BE12016,北京交通大学IP网络实验室张宏科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下一代互联网IPv6无线路由器。近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也传来喜讯,他们研制的基于“第六代网络协议”的核心路由器通过技术鉴定。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为首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整体技术居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第一台全部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IPv6路由器,对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具有重大意义。12月25日,全球最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在我国开通,其核心网可为全国几百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服务。
这一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一款名为COMIP的系统芯片并投入批量生产,该系统芯片的研制成功和商业化应用,对改变我国通信产品缺“芯”的被动局面和促进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解码芯片“凤芯一号”。该芯片能同时支持中国自主音视频编码标准AVS 草案 及国际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视听领域的产业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核心技术支撑。
在更为尖端的量子信息实验领域,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研究组首次实现了国际上长期以来公认的高难课题“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并利用五光子纠缠源在实验上演示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即“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自然》杂志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誉为“将极大地推动量子纠错和网络化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探索”,标志着我国在多粒子纠缠研究方面已经成功超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这是美国物理学会首次将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取得为研究成果选入国际物理学年度十大进展。
科学普及 公众享受科技
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科普活动,2004年不管在“量”上,还是在“质”上,较之往年都有很大进步。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让人们轻松地与科技亲密接触。
5月15日,全国科技活动周顺利拉开帷幕,本届科技周突出“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主题,向公众送上了近5000场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组织一系列重大活动,在北京举办“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大型主题展览、大型科技游园会和大型文艺晚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动,在上海举办“科技创造绿色生活”大型科普活动,在黑龙江举行“振兴东北,服务三农,科技列车龙江行”大型活动等。中科院举办了“公众科学日”活动。中科院在北京的22个研究所向全社会开放,让公众和青少年走进研究所,走近科学。
7月3日,由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大型科普展在北京举行。该展览强烈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性发展观。开展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观众前来参观。
8月3日,以“科学、青年、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在北京开幕。本届青年科学节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将科技主题与青少年主题结合的大型APEC活动。1000多名来自亚太地区的14岁到18岁的青少年参加了此次青年科学节。本届青年科学节的“重头戏”是科普展览,共展出国内外科普作品400余件,12个APEC成员经济体、中国澳门和境内24个省、市、自治区都选送了科普作品参展。
学术活动 内外空前活跃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不仅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当一切恢复平静后,2004年,学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展开,空前活跃。
2月20日,2003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本届大会上,通过了中科院学部增至6个,新增6名外籍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7月19日,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暨第十届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科学——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为主题,近千名在海外工作的优秀生物科学家以及国内知名专家集中讨论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课题。8月8日,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开幕。近6000名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就心理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10月25日,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开幕。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000余位在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领域享有盛名的国内外科学家围绕“蛋白质组学——基因组的诠释”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11月3日,被全球工程界誉为“工程师的奥林匹克”的世界工程师大会在上海开幕,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工程界精英参加了此次大会。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工程技术界的国际盛会。全球工程师们围绕“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11月20日,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在海南省琼海开幕。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是目前我国科技界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领域最广的学术盛会。本届年会邀请了著名华裔学者何大一、200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等作特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