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IV基因突变起源新解

【字体: 时间:2004年02月13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生物通讯]携带免疫细胞一个受体基因遗传变异--CCR5-delta-32突变的个体对HIV感染具有抵抗力。这个突变在北欧后裔中的出现频率大大高于其它人群,似乎是800多年前演化而来的。

研究人员认为,该基因突变之所以在北欧后裔中如此常见是中世纪黑死病选择压力的结果,也就是说携带该突变的人在黑死病瘟疫到来时逃生的机率更大。

但根据《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这个理论似是而非,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根据这篇新研究,CCR5突变居然没有预防鼠疫杆菌--黑死病致病菌感染的作用,因此也不可能赋予携带者幸存优势。相反,该突变的常见性更有可能是天花大流行导致的结果。

根据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Donald E. Mosier博士,斯堪的纳维亚北地区约有20%的人口携带CCR5-delta-32突变,随着向欧洲南部推移,出现频率逐渐减少,到西西里岛出现频率已降低至3%。该突变的携带者之所以对HIV感染具有抵抗力是因为病毒必需附着到正常的CCR5受体上才能进入细胞。

然而,我们可以肯定800年前欧洲没有HIV,Mosier指出,因此HIV对欧洲人造成选择压力的可能性很小。

为检验黑死病是该突变变得相对普遍的原因的观点,Mosier和他的同事比较了正常小鼠和缺失CCR5 受体的遗传改造小鼠感染鼠疫杆菌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组小鼠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死亡数量没有差异。

早先的研究曾表明天花可能为CCR5-delta-32突变提供了选择压力。

“天花是最大的嫌疑目标。”Mosier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他的研究小组将检查CCR5缺失小鼠,查明它们是否对鼠痘--小鼠版的天花具有抵抗力。

如果天花理论成立,那么阻断CCR5的药物或抗体或许可用来预防利用天花进行生物恐怖袭击,Mosier说。但类似的药物对鼠疫杆菌袭击就没有预防作用了。(生物通编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抗HIV|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