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看到了中国科学的希望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4年08月12日 来源:
编辑推荐:
“需要各位给我们更多支持!”
7月下旬的一天,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风景如画,绿草如茵。虽然是盛夏,研究所所长韩兴国博士还是西装领带,像一位谦恭的中学教师,站在讲台上向来宾介绍研究所近况。
来宾们是中国科学院专门请来的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海外学者,中科院希望他们能为院属研究机构的学科发展、人才引进以及科学管理等提供建议和咨询,为中国科学院国际评估积累经验。
“我们的主要发展方法就是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联系,积极引进海外学者。”据韩兴国介绍,自2001年以来,植物所共引进海外知名学者3人,研究员7人,其他专业人才50多人,有20多位研究人员在17个国际组织和海外刊物编委会任职。“海外归国学者已经成为植物所的中坚力量,”韩兴国说。
交流中,双方对研究生的来源表示了共同的担心。韩兴国抱怨说,以前是最优秀的大学生才能报考中科院,而现在一流大学的学生往往直接读研,于是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边远地区和非专业的学生。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需要各位给我们更多支持!”韩兴国说。
海外学者余棣华建议,植物所应该在媒体上继续扩大宣传介绍,把更多有志青年吸引到植物科学研究上来。
“希望这里成为你们的家!”
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每个海外学者都感受到所长高福博士求贤若渴的心情。
会议室里,一张张醒目的招贤榜映入海外学者们的眼帘。上面是高福所长的心愿:“微生物研究所翘首期待领衔式将帅人才!”
高福说:“我迫切希望你们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使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微生物研究所翻开崭新一页!”
高福本人刚刚从海外回国,几个月前被任命为微生物研究所所长。43岁的他1994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有着13年海外留学和研究的经历,在突发病毒的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方面颇有建树。
“我愿意用各种‘非常’手段招揽人才。”据高福介绍,最近,微生物所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60多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学者,全所创新科研人员112人,形成了一支年轻活跃、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
据高福介绍,微生物所目前的三大中心,即微生物资源研究中心、分子微生物学研究中心及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都迫切需要杰出的学者来协调、整合,使微生物研究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大产业”。
“我们的科研年度经费是5312万元,因为国家的支持,这个数目很快就要翻一番!而且,新的科研大楼明年6月就竣工了。希望这里成为你们的家!”高福的描述充满了对海外学者来所效力的期待。
到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参观的时候恰巧是个星期天,但遗传所的科学家们似乎都在忙碌。
海外学者们没想到,这里的条件并不像他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那么与国际接轨。这里的楼房一般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两层或三层简易楼,现在基本上都成了危房。房间和楼道狭小、阴暗,闷热异常,除了实验的特别需要,房间里一般没有空调。在由原来的负压室改造成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只好打开窗户透气,有的实验室甚至连窗户都没有。在一间潮湿、简陋的屋子里,科研人员挥汗如雨,正在对一种水稻做克隆实验。由于狭窄和摆放了过多的试验器皿,大家往往只好侧着身子进出。许多标本和仪器放在走廊里,学术交流则是站着在没有空调的楼道里进行的。海外学者们看到这么多出色的科研成果竟然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完成,感到十分钦佩。
遗传所唯一空调充足的是刚投资百万元建成的实验动物中心。中心主任范树田研究员介绍,这里饲养了5000多只供实验使用的小鼠等动物,完全可以保障该所实验动物的需要。为保证这些小动物符合实验标准,他们特意花重金在饲养室内装上了空调。
遗传所的精神使海外学者们深受感动。“取得杰出的科研成绩,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人的精神和力量。”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贺熹对微生物所的未来充满信心。
得克萨斯大学癌症治疗中心余棣华教授说,从这些同行的身上,她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从国内科学界的同行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科学的希望!”(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