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中的真假基因

【字体: 时间:2005年09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人类基因组携带着高负荷量的类前病毒序列,即人类内生性逆转录酶病毒(HERVs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它们是由远古时期活性逆转录酶病毒的侵染留下的基因组痕迹。这些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多见,但是开放阅读框仍然能够在逆转录病毒包膜基因中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出的这种基因有16个。它们中的几个在灵长类动物进化中被保留了下来,并可能被它们的寄主利用来行使一种生理功能。公布在99日的BMC Genomics上的一项研究对人类基因组中的病毒包膜基因的序列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序列的状况,研究组测序了来自91名白种人的这些基因中的12个。基因组分析表明两个HERV-WHERV-FRD包膜基因存在高度的序列保守性,即只有两个非同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一种ex vivo融合分析来研究每个等位基因,并证明这些SNP不会影响融合(fusogenic)功能。

另外一个包膜蛋白表现出不定数量的多态性,并出现了一个终止密码子和/或移码,但不是全部。而且在灵长类中发现的直系同源基因的序列保守分析表明三个env基因在整个进化过程中被保持在一种充分的编码状态(其一定生物功能的真基因)。

这项研究强烈暗示一些包膜编码序列(不是全部)是真实的基因。研究还为阐明内生包膜基因在一些病原体中作为感受因子的可能作用提供了新的信息。(生物通记者杨淑娟)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