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因全球变暖?

【字体: 时间:2005年09月27日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推荐:

  

  这两场风似乎说好了一起来临:9月24日,飓风“丽塔”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交界地区海岸登陆;昨夜今晨,台风“达维”在中国海南岛登陆。

  狂风暴雨中,一场关于飓风(台风)增多增强的罪魁祸首是否是全球变暖的争论,也正在全球展开。

  恐怕还不仅仅是飓风或者台风。在南极,欧洲宇航局观测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空洞最近出现了异常扩大;在北极,科学家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的永冻冰层开始融化;在亚洲,登山队员亲眼目睹了珠峰冰裂隙的迅速扩大……

  这一切,都是因为全球变暖吗?

  南极冰架崩裂了?

  今年8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万年来规模最大的南极拉森B冰架崩裂,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研究小组唯一的一位加拿大研究员当时就告诫说:会有越来越多的暴风雨。

  话音未落,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造成1000多人丧生,损失超过了1000亿美元。

  但如同飓风增多是否源于全球变暖一样,拉森B冰架崩裂究竟是长期自然变化,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也一直是科学界备有争议的问题。

  南极冰架是环绕南极大陆巨大冰盖、向海洋方向移动的庞大冰体。约7500公里的南极大陆海岸线被常年冰冻冰架和海冰所包围。南极五大冰架之一的拉森B冰架崩裂发生在2002年1月,延续了35天。崩裂中,存在了至少1万年的拉森B冰架脱离了陆块,崩解分裂成数千个冰山,其面积达3520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的罗德岛州。

  以美国科学家尤金·多马克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得出结论:拉森B的坍塌发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是长期累积的自然变薄效应与近期区域气候急剧变暖的突变效应结合所致。其中一位科学家罗伯特·吉尔伯特指出:“几乎可以肯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后果。南极气温在过去50年中上升了2.5℃。”

  拉森B冰架的崩裂将造成什么后果?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及南极专家阿里戈指出,崩裂产生的数千个新冰山会改变南极洲的生态系统,冰山将阻挡浮游植物吸引阳光,这些浮游植物是南极食物链的最基本一环。一旦食物链被打断,南极整个生态系统都面临很大影响。阿里戈说,因为新冰川的出现,南极有些企鹅已经“弃巢觅食”。

  曾五次赴南极考察的中国极地专家颜其德曾多次见过冰崩,“第一次听到冰崩的巨大声响,还以为是地震了。断裂下来的冰,最小的有汽车那么大,最大的就如同一幢小房子。”他告诉记者,作为科学家,最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南极冰层像拉森B冰架那样融解,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将对人类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余志豪教授说:“30到50年以后,伦敦、纽约、东京等知名城市被淹没,甚至从地球上消失,将不是危言耸听!”

  飓风已到高峰期?

  飓风、台风、南极冰架崩裂……正当“全球变暖”成为千夫所指时,科学界内部的争论反而更加激烈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领衔拉森B冰架研究的美国科学家多马克表示,长时段的历史中,南极半岛许多大大小小的冰架一直在发生着周期性的瓦解与新生的变化。他慎重地说,拉森B冰架的坍塌与区域性的气候变暖有直接关系,但是不是与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有关,还有待于更大规模的综合性研究来回答。

  颜其德也认为,南极冰架崩裂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很充分。全球变暖可以说是一个必然因素,但冰架崩裂是不是因为处在了冰期消融期,是不是因为人类频繁活动导致热岛效应,这两个因素还有待考证。

  大西洋上的飓风引起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更加激烈,几乎到了非此即彼的程度。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的负责人梅菲尔德20日在接受参议员询问时,坚决否认了全球变暖导致飓风增多的说法。他表示,飓风增多和减少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呈周期性变化,在气候变暖说产生之前就已经有飓风高发期和低发期。他说,美国正处于飓风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还将持续10年。

  另有一批科学家却持与梅菲尔德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飓风的剧烈程度因气候变暖而大大提升了。《科学》杂志9月1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35年来,世界范围内4级和5级飓风爆发的次数已翻了近一番。这和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温度上升有密切的关系。中央气象台的高级工程师许映龙也认同这一观点,并指出,从今年的情况看,西太平洋的台风也有增强的趋势,应是同样的原因。

  另一位美国资深飓风研究专家、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威廉·格雷却反对这一论调,他认为,目前对于飓风风速的测量非常不准确,只能依靠卫星云图,因此得出的结论很不可靠。他还说,海水温度的上升与全球变暖无关,是一种自然现象。

  气象学家们互不买账,在最近这场关于飓风和全球变暖关系的争论中,几乎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

  史前也有温室效应?

  在科学界,异常气候和全球变暖之间有无关系,甚至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变暖是否存在,都是旷日持久的争论。

  这要从全球变暖的原因说起。余志豪教授告诉记者,主流学界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主因是人类活动,更确切地说,是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

  1860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汽油、煤、矿石等燃料,大量排出二氧化碳。从工业革命前到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了25%到30%。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像大罩子一样把地球包裹起来,延缓地球热量的散发。1999年,国际权威机构IT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经过3次研究评估,确认了这个事实。即: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但在西方,也有众多科学家对此持反对意见。一个常被提起的重要科学依据是,科学家在南北极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冰芯钻取计划,得到的数据表明,在近一万年的高温期之前,分别在13万年、24万年、33万年附近,还有三个高温期。如果说近一万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人类讨论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原因时,归咎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产生的“温室效应”还情有可原,那十多万年甚至三十多万年前的高温期又归因于谁呢?

  争论背后有不可避免的经济利益———如果说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变暖,那么石油和煤炭公司肯定要受到影响。他们自然会花费大量的金钱游说政府和科学家,避免被牵连进去。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提出到2008年,最迟到2012年时,全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至少5.2%。但布什政府2001年单方面宣布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并在议定书生效后仍拒绝签署。

  京都大会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0%,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自然难辞其咎。今年夏天的飓风是否会让美国重新考虑加入《京都议定书》,从其国内的争论来看,或许还是个未知数。

  全球气候会变冷?

  争论还在继续下去:近日,两名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俄罗斯科学家下注1万美元与英国气象专家打赌,他们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预测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而英国气象专家则认为未来10年全球将变暖,并威胁到人类。

  不过损失是不容争论的。在美国,专家估计“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带来的最终损失可能在200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接近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总开支,改写了美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纪录。

  在中国,不完全统计,截至昨夜今晨的“达维”,今年登陆的7个台风已造成199人死亡,4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近600亿元。其中,台风“麦莎”在中国国内造成的直接损失在180亿元左右,“泰利”造成的损失在150亿元左右,台风“卡努”在浙江一省造成的损失就约80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谁都不能无动于衷。如果飓风或台风确实因全球变暖增多或增强,那么人类未来面临的境遇将更加严峻。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9月23日提出警告说,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飓风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也将会呈日益加大之势。

  恐怕也不仅仅是飓风。9月,在中国兰州召开的国际冰川学会学术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现在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引发的自然系统破坏也会加剧。

  想象力丰富的人们曾提出了很多对付飓风(台风)的方法,比如冰山冷却热带海洋,在海面散播微粒或薄雾以控制海面热量蒸发从而抑制风暴,还有人提出过用核武器击碎风暴。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措施对飓风(台风)都不管用。

  不得不承认,相比强大而无情的自然,人类依旧是渺小的。在目前情况下,把所有罪名都安到二氧化碳身上似乎不够公平,但无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巨大影响,也并非客观的态度。是去寻找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积极地预防、尽可能地减少灾害的损失?无论如何,人类社会的自身变革如何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复杂变化,与之和谐相处,将是永恒的目标。

  (集成 尤莼洁)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全球变暖|台风|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