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最新Nature China亮点推荐(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10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
生物通报道: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本期的推荐研究文章包括:
Geng, J., Zhao, C., Ren J. & Qu, X.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 beta converting left-handed Z-DNA back to right-handed B-form. Chem. Commun. doi:10.1039/c0cc02049d (2010).
来自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最新有关Z-DNA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公布在Chem. Commun.上。
人类端粒DNA由于其与衰老和疾病如癌症等密切相关已成为目前生物学、化学和药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人员利用化学修饰及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方法,结合波谱学手段,发现羧基化纳米管可显著提高富含胞嘧啶的人类端粒序列稳定性;但不影响富含鸟嘌呤人类端粒序列的稳定性。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羧基化纳米管可阻止双链形成并选择性诱导富含胞嘧啶的人类端粒序列形成四链结构,该结构被称为“i-motif”。
人类端粒DNA形成四链结构可以阻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破坏以RNA序列为模板合成端粒DNA,进而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为此,端粒酶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有效靶点,设计、合成并筛选具有特异性稳定四股螺旋DNA结构试剂具有重要意义。而过去报道的稳定试剂主要是针对富含鸟嘌呤的人类端粒序列。
Z-DNA在生物体内不是稳定存在的,是在转录过程中形成的过渡态。近期研究表明它的形成与癌症等疾病发生有关。为此,研究Z-DNA形成探针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研究人员通过系列研究发现稀土铕Eu与氨基酸ASP的配合物在体温低盐条件下,促使B-DNA转化为Z-DNA并且这种转化与体内RNA聚合酶作用类似,具有可逆性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Wang, D. et al.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of IL-1β with its receptors. Nature Immunol. doi:10.1038/ni.1925 (2010).
2010年8月2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新泉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of IL-1beta with its receptors”的文章。该文章报道了白细胞介素1 beta(interleukin 1beta,IL-1beta)与其受体IL-1RII和IL-1RAcP所组成的三元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合生化分析,该结构揭示了白细胞介素1beta结合并激活其受体的结构机理。该论文作者包括实验员王冬立,张森燕,博士研究生刘曦,梅坤荣,以及硕士研究生李良。
IL-1beta是一个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 它先与其靶细胞上受体IL-1RI (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I)结合,然后与辅助受体IL-1RAcP (interleukin-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作用形成IL-1beta/IL-1RI/IL-1RAcP三元复合物,激活靶细胞内的NF-?B和MAPKs信号通路,从而诱导一系列炎症相关分子的表达。人体内IL-1beta的作用受到紧密的调控,其中在胞外和细胞膜上的调控作用由IL-1受体拮抗剂(IL-1Ra)和诱饵受体IL-1RII (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II)所承担。IL-1Ra能与IL-1RI结合,但不能与IL-1RAcP作用;IL-1RII能与IL-1RI竞争IL-1beta的结合,同时还能够结合IL-1RAcP形成一个抑制性的IL-1beta/IL-1RII/IL-1RAcP三元复合物,这两个调控分子对IL-1beta的生物活性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IL-1beta/IL-1RI是如何结合IL-1RAcP并激活受体复合物是IL-1研究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同时IL-1Ra发挥拮抗作用的结构基础也不是十分明了。
利用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BL17U)上所收集到的衍射数据,王新泉课题组解析了IL-1beta,IL-1RII和IL-1RAcP所组成的抑制性三元复合物的3.3埃晶体结构。该研究结果首次描述了IL-1RAcP的三维空间结构,以及IL-1RAcP是如何与IL-1beta/IL-1RII相互作用的。利用以结构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和生化分析,王新泉课题组证明了IL-1beta/IL-1RI和IL-1beta/IL-1RII与IL-1RAcP的结合方式非常相似,从而揭示了IL-1beta结合并激活受体的结构机理。该研究结果还揭示了IL-1Ra发挥拮抗作用的结构基础。
炎症反应是典型的固有免疫应答,IL-1beta作用的失调与一系列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因而该研究成果不仅回答了IL-1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为以IL-1beta和其受体相互作用为靶标的药物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结构信息。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