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所贵州凯里动物群埋藏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字体: 时间:2010年08月04日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编辑推荐:

  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的大量消失一直是一个未解的科学谜题。在众多的假说当中,潜居生物的崛起造成后期生物扰动(bioturbation)频繁导致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大量消失是被大部学者认同的一个解释。但是,中国科学院“****”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林日白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却提出了有力证据来推翻此假说。

  

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的大量消失一直是一个未解的科学谜题。在众多的假说当中,潜居生物的崛起造成后期生物扰动(bioturbation)频繁导致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大量消失是被大部学者认同的一个解释。但是,中国科学院“****”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林日白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却提出了有力证据来推翻此假说。

在最新一期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林日白等人共研究了323块保存精美的5.13亿年前的属于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贵州凯里生物群标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拍摄微体粪粒,以及应用最新X光微体扫描设备和三维模拟软件,研究人员成功地还原了棘皮动物化石与潜穴遗迹化石的三维保存关系,证明潜居生物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化石和其它底栖动物化石是同期存在,共同生活在凯里组的海底。

此论文对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落中遗迹化石和实体化石的共存关系及其特异埋藏保存条件提供了最新的讯息。

论文相关信息:Jih-Pai Lin, Yuan-Long Zhao, Imran A. Rahman, Shuhai Xiao and Yue Wang, 2010, Bioturbation in Burgess Shale-type Lagerstätten-Case study of trace fossil–body fossil association from the Kaili Biota (Cambrian Series 3), Guizhou,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92(1-2):245-256。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