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等最新Science文章

【字体: 时间:2010年09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大脑,发现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大脑,发现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参与这一研究的中方研究人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等人,这项研究成果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提供了答案。之前的研究证明当人在研究某东西或试图将其铭记住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在这一记忆编码时期的类似的神经活动模式实际上表明该个人在以后某个日子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回想起该段记忆,但是科学家们对于这一过程的机制了解的不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健康志愿者的脑,这些志愿者正在从事一组实验。 例如,在某个试验中,这些志愿者试图记住120个不同的人脸,其中每张脸会在4个不同的时间被展示给他们看。 1小时后,研究人员向这些志愿者展示了240张脸,其中有一半是他们已经看到过的,有一半则是新的面孔。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找出哪些面孔是他们过去曾经见到过的。

研究人员认为那些看来不相同的神经活动模式被人们记住的可能性不大,而在这篇文章,研究结果证明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

近期除了这一重要发现以外,北京师范大学在双功能蛋白研究方面也获得了重要成果,他们与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测定了大肠杆菌双功能蛋白: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磷酸激酶/磷酸酶(AceK)及其与底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从而了解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这类的细菌如何能在低营养环境,比如水环境中生存的调控机制,这一最新成果也许能用于获得更安全的饮用水,以及更便宜的生物发酵制品。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这项成果独特之处在于一种开启和关闭机制发生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正常而言这两种相对活性应该需要两个不同的“活性位点”。贾教授表示,“从蛋白功能这个层面上来看,这是首次发现的研究成果。”

这项成果也为以后的研究打开了一道门,科学家们能通过设计出可以调控AceK开关的药物,从而让细菌在水中无法生存,因此我们的饮用水能变得更加干净,避免产生类似Walkerton事件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Walkerton是发生在加拿大的水污染事件,死了七人病了两千多人,生物通注)。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Greater Neural Pattern Similarity Across Repeti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Memory
Gui Xue,1,2 Qi Dong,1,* Chuansheng Chen,3 Zhonglin Lu,2 Jeanette A. Mumford,4 Russell A. Poldrack5,4,6,*

Repeated study improves memory, but the underly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this improvement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representational similarity analysis of brain activity, we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forgotten items, subsequently remembered faces and words showed greater similarity in neural activation across multiple study in many brain region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regions whose mean activities were correlated with subsequent memory. This result addresses a longstanding debate in the study of memory by showing that successful episodic memory encoding occurs when the sam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are more precisely reactivated across study episodes, rather than when patterns of activation are more variable across time.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Learn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90089, USA.
3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Social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92697, USA.
4 Departments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X 78759, USA.
5 Imaging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X 78759, USA.
6 Departments of Neurobi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X 78759, USA.

作者简介:

董奇 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2007-至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兼)

2005-至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4-2009,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所长

2004-至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

2001-2003,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至今,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教育部网上合作中心,主任

1999-2008,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7-200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1995-200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1995-1996,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4-1995,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2-200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1985-2002,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工作

研究领域
主要为儿童发展和第二语言学习。在儿童发展方面,,考察儿童汉语学习的基本过程与脑机制,包括汉字不同成分加工的时间进程,儿童的元语言意识的发展及其在阅读发展中的作用等;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脑的可塑性,包括不同语言在双语者大脑中的表征与加工,不同水平双语学习者的脑机制差异,双语加工的脑皮层激活模式等。同时,在进行认知神经科学层面研究的同时,我们还从心理行为层面对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英语口语技能的发展,多媒体条件下儿童英语学习的规律和效果,儿童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其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此外,以认知神经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国家攀登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促进儿童英语学习的教育实验研究——攀登英语学习实验。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北师大|记忆|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