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最新Nature,Science文章

【字体: 时间:2010年09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在最新一期的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中国科学家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二种完成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以及记忆功能研究。

  

生物通报道:在最新一期的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中国科学家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二种完成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以及记忆功能研究。

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干细胞中心,Keck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的获得了基因敲除大鼠,这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二种完成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人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生命科学研究顶级刊物《Nature》杂志在线版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干细胞中心应其龙博士,其早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99年应其龙博士远渡重洋至英国爱丁堡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开始了干细胞研究工作,在2008年年底,应其龙副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历史上首次从大鼠中获得了真正的胚胎干细胞,这一突破将有利于研究人员创建更有效的动物模型,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

大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实验室模式动物,但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不能从遗传操作的角度在这种动物中敲除,或者添加某种基因,而这在小鼠中已经实现了。对动物进行遗传工程操作——包括小鼠和大鼠——都要求科学家能将干细胞(比如生殖细胞)培养成完整的动物个体,而应其龙研究组在之前的研究中就积累了这方面的许多经验,其研究组一直以来都从事胚胎干细胞研究,曾发表多篇《Nature》,《Cell》文章,比如曾在Nature文章中证实干细胞移植主要原因可能是细胞融合而不是分化,这是干细胞开创性进展之一。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大鼠中成功的敲除了一种著名的抑癌基因:p53,这个基因可以说是癌症研究中的明星基因,对它的研究已经从一种抑癌基因,发展到几十种抑癌基因群体,从一条单一细胞通路,发展成多种细胞信号网络。因此p53敲除大鼠模型的建立对于未来分析癌症机理,信号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目前研究人员还在尝试敲除两个编码关键免疫系统蛋白的基因,这样敲除后的大鼠其免疫功能会减弱,有助于进一步的医学研究需要。

另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大脑,发现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参与这一研究的中方研究人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等人,这项研究成果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提供了答案。之前的研究证明当人在研究某东西或试图将其铭记住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在这一记忆编码时期的类似的神经活动模式实际上表明该个人在以后某个日子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回想起该段记忆,但是科学家们对于这一过程的机制了解的不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健康志愿者的脑,这些志愿者正在从事一组实验。 例如,在某个试验中,这些志愿者试图记住120个不同的人脸,其中每张脸会在4个不同的时间被展示给他们看。 1小时后,研究人员向这些志愿者展示了240张脸,其中有一半是他们已经看到过的,有一半则是新的面孔。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找出哪些面孔是他们过去曾经见到过的。

研究人员认为那些看来不相同的神经活动模式被人们记住的可能性不大,而在这篇文章,研究结果证明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中国科学家|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