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介孔碳材料或可应用于血液净化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10月04日 来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血液灌流作为一种临床治疗血液疑难疾病和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液中毒素分子浓度的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活性碳吸附剂由于孔径小且分布不均一,所以无法对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进行有效吸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剑林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首次发现了介孔碳材料对人体内毒素“胆红素”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并提出介孔碳材料作为血液净化用吸附剂的设想。
普通介孔碳和介孔空心碳球对胆红素的吸附速率和饱和吸附容量均明显高于医用活性碳。此外,溶血实验表明介孔碳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如果介孔碳材料作为血液灌流用吸附剂应用于临床,则灌流时间大大缩短,并显著降低治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同等条件下,介孔碳吸附剂用量明显少于活性碳吸附剂用量,从而有助于灌流吸附柱的小型化。由于血细胞大小为几个微米到十几个微米,医用活性碳颗粒大小约为0.5-0.8毫米(500-800微米)左右,因此血细胞可以在全血灌流中从吸附剂颗粒间隙顺利通过。但是普通介孔碳颗粒大小一般为几个微米,介孔空心碳球尺寸为几百个纳米,假如装入吸附柱用于全血灌流时,将造成血细胞无法通过。
针对全血灌流需要,课题组研究人员合成了毫米级介孔碳球,碳球表面光滑,并具有6-11nm的贯穿介孔孔道。体外胆红素吸附试验结果显示,这种毫米级介孔碳球对胆红素饱和吸附量是医用活性碳球的两倍多。溶血和凝血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毫米级介孔碳球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英国皇家化学会Hightlights in Chemical Biology以Cleaning blood with carbon为题对该研究小组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报道。相关工作发表在《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0,DOI: 10.1039/c0cc02060e (hot articl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9, 40,6071, Chemistry-An Ansian Journal,2009, 4, 1480)期刊上,并申请多项中国发明专利。
目前,该研究小组相关研究探索工作主要集中在提高毫米级介孔碳球的产率和降低合成成本,以及进一步考察介孔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进行针对多种内毒素分子的灌流吸附试验。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上海纳米专项、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上海硅酸盐所研究生培育计划资助。
2010 Takara秋季大酬宾,活动期间Takara Real Time PCR系列产品5-8.5折优惠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热搜:介孔碳|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