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国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获重要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09月10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南海海洋所教授王友绍领衔的团队近期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有害物质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红树植物抗逆生理与生化参数相互关系的雷达图,并证实了脯氨酸、谷胱甘肽、植物螯合肽在秋茄中抗重金属毒理作用比在木榄中显著。首次揭示白骨壤II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应答关系,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再次证实了红树林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与其II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有关。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在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南海海洋所教授王友绍领衔的团队近期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有害物质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红树植物抗逆生理与生化参数相互关系的雷达图,并证实了脯氨酸、谷胱甘肽、植物螯合肽在秋茄中抗重金属毒理作用比在木榄中显著。首次揭示白骨壤II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应答关系,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再次证实了红树林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与其II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有关。
据研究人员介绍,红树林为海洋三大高生产力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近海海域重要的生态与保护屏障。国际上红树林生态学研究具有较长的历史,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复合污染条件下红树林逆境生理与生化以及分子生态学研究,尤其是红树林污染分子生态学研究。有关红树林污染生态学问题已成为目前红树林研究中新的重要领域之一,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与发展,将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珍贵的红树林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除取得上述成果外,王友绍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从分子层次上揭示红树林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解决了长期困惑海洋生态学家有关红树林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等科学问题。该成果2009年以《红树植物木榄II型金属硫蛋白基因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化层》。此外,课题组于2006年率先在NCBI GenBank上公布了红树植物秋茄和木榄金属硫蛋白基因及其编码序列。发表在2007年《光化层》上的《重金属胁迫下红树植物秋茄和木榄叶与根抗氧化的酶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一文已被国际同行引用37次,反映出该团队在红树植物污染生态学研究方面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关注。(徐海 李洁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