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现对两栖动物生存有重大威胁的壶菌病

【字体: 时间:2010年09月09日 来源:动物研究所

编辑推荐: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类群,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物种受到绝灭的威胁。最近20年,壶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流行是导致两栖动物绝灭、濒危和种群快速下降的主因。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类群,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物种受到绝灭的威胁。最近20年,壶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流行是导致两栖动物绝灭、濒危和种群快速下降的主因。

壶菌病是新发现的感染两栖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致病性、高致死性和高传播性等特点。其主要的致病菌是壶菌(chytrid  fungus,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它主要感染两栖动物角质化的表皮,导致新变态个体和成体的大量死亡。此前的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明,壶菌病还没有侵染我国的两栖动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研究员的研究组利用定量PCR(QPCR)和组织学技术,研究了云南省五个地点(昆明市的两个地点、呈贡、曲靖和泸沽湖各一个地点)北美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  Rana  catesbeiana)入侵区两栖动物感染壶菌病的情况。他们检测了从野外捕获的牛蛙和4种当地蛙(滇蛙、昭觉林蛙、云南花臭蛙和大蹼铃蟾)的259只成体和亚成体,以及市场上的37只牛蛙成体。结果发现,五个地点的牛蛙、滇蛙、昭觉林蛙和云南花臭蛙身体上带有壶菌。39个样本对壶菌的反应呈阳性,包括35只从野外捕获的牛蛙、滇蛙、昭觉林蛙和云南花臭蛙的蝌蚪和变态后个体,以及4只市场上的牛蛙成体。这是在我国两栖动物身体上首次检测到壶菌病。结果显示,我国的两栖动物多样性可能正面临着壶菌病的严重威胁。保护和研究机构需要采取有效行动,检测壶菌在我国两栖动物中的分布,了解当地种对壶菌病的敏感程度,制定牛蛙养殖和运输管理条例,以阻止壶菌通过牛蛙贸易进行传播。

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2007CB411600)和自然科学基金(30870312)的资助,发表在EcoHealth  (Bai  C,  Garner  T  and  Li  Y.  2010.  First  evidence  of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in  China:  discovery  of  chytridiomycosis  in  introduced  American  bullfrogs  and  native  amphibians  in  the  Yunnan  Province,  China.  EcoHealth  7:  127-134)上。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