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发现海南存在夜郎古国后裔

【字体: 时间:2011年01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6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对海南仡隆人群的DNA样本比对发现,其遗传结构主体竟是分布在遥远的贵州、云南等地的仡佬族,而历史悠久的仡佬族正是西汉时“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6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对海南仡隆人群的DNA样本比对发现,其遗传结构主体竟是分布在遥远的贵州、云南等地的仡佬族,而历史悠久的仡佬族正是西汉时“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

    BIOplastics提供荧光定量PCR耗材免费试用装,请点击索取

  这次成功的基因“寻根”,也是中国首次通过基因研究确定未知人群的民族起源。

  “夜郎自大”这句成语,让夜郎古国留在了人们的印象中。有关资料显示,夜郎古国的疆域范围极广,存在约300年后神秘消失。而随着夜郎国的灭亡,作为夜郎国正式后裔的仡佬族分化迁徙,目前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由于迁徙情况复杂,史籍少有记载,关于夜郎古国属地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

  海南仡隆人群目前约有8万人,分布于海南岛最西端的昌化江下游两岸。有关该人群的民族识别,学界此前观点不一,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其最接近海南原住黎族支系和汉族。像这样未知起源的群体,在全中国有100多个。

  近年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与海南医学院合作,选取仡隆人群的80个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发现他们的遗传结构最接近仡佬族。仡隆人的语言,此前被认为属于黎语类或仡佬语类。

  该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李辉说,在走访当地四更镇沙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仡隆人习惯于把家人的墓地安排在院子中,过世的人与活人毗邻而居;仡隆人还实行捡骨葬、夫妻合葬、使用石棺,这些特征与仡佬族非常相似,却与其他民族很不同。这一现象显示在民俗上,仡隆人与仡佬族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据专业人士介绍,对于不同群体的寻根溯源,一般通过民俗学研究和文化考察。如今把生命科学加入民俗和史学研究,通过基因技术分析人群的血统血缘,对于了解中国复杂的人口迁徙情况将非常有帮助。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夜郎国|后裔|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