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教授一科研项目将延长人类寿命

【字体: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来源:杭州网

编辑推荐:

  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立项项目清单。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所长刘俊平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获得立项资助。此项目通过对端粒相关蛋白的研究,从而控制人类某些重大疾病,旨在找到拨慢“生命时钟”的方法。

  

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立项项目清单。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所长刘俊平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获得立项资助。此项目通过对端粒相关蛋白的研究,从而控制人类某些重大疾病,旨在找到拨慢“生命时钟”的方法。

记者从杭州师范大学获悉,这是该校首次、也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次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杭师大成为国内获得过此类项目的为数不多的地方高校之一。

端粒和端粒蛋白(如端粒酶)是重要的人体细胞内分子结构。2009年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授予了发现端粒酶的3位美国科学家。科学家们发现,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它像一顶帽子样保护着染色体,从而控制、调节细胞的寿命。端粒的长度增加,赋予细胞更长的寿命,但不适当延长则是大多数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过度缩短则引发提早衰老。因此,端粒长度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作控制寿命的“生命时钟”。

端粒酶是控制端粒长度的关键。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负责给染色体续上端粒,维持端粒的长度。科学发现,端粒酶除了在卵巢、睾丸及干细胞中一贯活跃,而在体细胞中几乎销声匿迹,所以端粒随着细胞不断分裂而缩短、导致人类组织和细胞衰老直至死亡;相反在可怕的癌变区域,肿瘤细胞中都有端粒酶活性,促使癌细胞得以不断分裂。倘若人类能够找到并控制包括端粒酶在内的端粒相关蛋白,就有可能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衰老和衰老性疾病提供关键信息和试剂。形象比喻,就是可以找到拨慢“生命时钟”的方法。

刘俊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由杭州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5家单位组成。该项目包含4个子课题,将分别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某些疾病当中,针对端粒DNA和相关蛋白质(如端粒酶),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重在揭示端粒相关蛋白在诸如衰老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探求新的治疗性分子靶点,为防治这些人类重大疾病提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刘俊平教授,是著名的医学科学教育家。自1987年留学澳大利亚以后,曾在澳大利亚的大学执教,任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高级研究员,多次获得医学研究成就奖励。他长期从事染色体端粒与肿瘤及衰老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包括在Nature和Science等著名杂志。2011年1月回国后,担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衰老研究所所长,并入选杭州市“521”人才计划、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杭师大|寿命 |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