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引进高端肿瘤创新团队

【字体: 时间:2011年10月09日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

编辑推荐:

  9月29日上午,我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引进肿瘤创新团队签约仪式。副省长滕卫平,省政府副秘书长马祥图,大连市副市长朱程清,省人保厅党组成员、省人才中心主任王建新,省教育厅副厅长、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省科技厅副厅长巩黎明,省卫生厅副厅长董德刚等省、市领导以及校领导、处级干部、师生代表近400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靳媛主持。

  

9月29日上午,我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引进肿瘤创新团队签约仪式。副省长滕卫平,省政府副秘书长马祥图,大连市副市长朱程清,省人保厅党组成员、省人才中心主任王建新,省教育厅副厅长、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省科技厅副厅长巩黎明,省卫生厅副厅长董德刚等省、市领导以及校领导、处级干部、师生代表近400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靳媛主持。

我校此次按照人才引进、合作共建等方式聘请高端的肿瘤创新团队来学校工作。创新团队共有15人,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2岁。团队负责人刘强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美国中华医学会杰出教授,美国医学及生物学工程院院士。此创新团队以肿瘤机制研究为基础、肿瘤预防为重点、肿瘤个体化治疗为中心、转化医学和创新药物为目标,把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学术活跃,勇于创新,始终走在肿瘤研究的学术前沿。

签约仪式上,学校党委书记周万春首先对肿瘤创新团队签约落户我校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肿瘤团队的人员组成、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周书记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学校要想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真心实意地依靠人才、使用人才,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局面,要有足够的胸襟、气度、境界和魄力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宽容人才、扶持人才。周书记强调,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创新团队实行特区式团队管理模式,要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文化环境,同时要始终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

肿瘤创新团队负责人刘强教授代表团队讲话,刘强教授在讲话中首先感谢省、市、学校领导以及同仁们对创新团队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大医是一片热土,也是创新团队在人生最具爆发力时期为肿瘤和转化医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地方,希望团队能在肿瘤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方面做出成绩。

副市长朱程清在讲话中祝贺我校成功引进国内高层次的创新团队。她说,引进国内外一流肿瘤创新团队来到大连,不仅是医科大学多年的向往,也是大连基础医学界以及疾病预防和临床界多年的愿望,更是大连市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我校能用更广阔的胸怀和具体措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希望此次引进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为大连市和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奠定科技创新的基础。

最后,副省长滕卫平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此次引进的创新团队具有层次高、规模大、研究方向一致性的特点,并结合辽宁省发展战略对现代人才的认识作了深入分析。最后,滕省长对我校引进创新团队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和团队共同制定发展规划,要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准为团队建立实验室;二是要关心团队成员生活,为他们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三是要创造适合人才发展、成长的宽松“小环境”;四是要为团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五是要放大创新团队的学术造诣和效应。

签约仪式后,省、市、校领导与创新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