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研究组病毒成果登亮点推荐

【字体: 时间:2011年12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the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s a Cellular Receptor for Rubella Virus ”的文章,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风疹病毒细胞受体,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风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研制更有效的风疹病毒疫苗、抗病毒药物和诊断试剂。相关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Virology上,并被该期刊推荐为亮点研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the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s a Cellular Receptor for Rubella Virus ”的文章,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风疹病毒细胞受体,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风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研制更有效的风疹病毒疫苗、抗病毒药物和诊断试剂。相关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Virology上,并被该期刊推荐为亮点研究。

这项研究由微生物研究所田波院士领导完成,第一作者是田波院士研究组丛浩龙博士,这一研究组致力于分子病毒学和分子免疫学研究,主要从事HBV T-细胞分子免疫及囊膜病毒融合机制和融合抑制剂的研究。

囊膜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重要病毒类型,其典型代表包括黄热病毒、艾滋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等多种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囊膜病毒的侵入依赖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细胞受体,病毒受体的研究对于揭示病毒的入侵机制,研发抗病毒药物极为重要。但是,风疹病毒细胞受体始终未被发现。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TAP技术,经二级串联质谱鉴定,筛选到了一种细胞膜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研究发现,MOG广泛存在于风疹病毒M33敏感细胞系(LLC-MK2,MRC-5,BHK-21)细胞膜表面,并能够与风疹病毒M33 E1包膜蛋白相互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MOG能够与风疹病毒及其E1蛋白相结合,且MOG的抗体及可溶性的MOG分子均可抑制M33毒株在LLC-MK2,MRC-5,BHK-21敏感细胞系中的复制,说明MOG分子可结合风疹病毒并参与其侵入细胞的过程。将MOG表达于非敏感细胞系293T膜表面后,可以赋予该非敏感细胞系对风疹病毒M33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能够检测到风疹病毒M33的感染,且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上清中能检测到风疹病毒M33株的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粒子。由此可以确认MOG参与M33毒株的侵入,并且作为M33毒株的一种细胞受体。

这一发现是国际上首次对该病毒细胞受体的报道,为深刻了解风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研制更有效的风疹病毒疫苗、抗病毒药物和诊断试剂,风疹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原文摘要:

Identification of the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s a Cellular Receptor for Rubella Virus

Rubella virus (RV) is a highly transmissible pathogenic agent that causes the disease rubella. Maternal RV infection during early pregnancy causes the death of the fetus or 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in infants. However, the cellular receptor for RV has not yet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MOG) specifically bound to the E1 envelope glycoprotein of RV, and an antibody against MOG could block RV infection. Most importantly, we also showed that ectopic expression of MOG on the cell surface of 293T cells rendered this nonpermissive cell line permissive for RV entry and replication. Thus,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a cellular receptor for RV and suggests that blocking the MOG attachment site of RV may be a strategy for molecular intervention of RV infection.

作者简介:

田 波 英文名 : Po Tien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履历及经历
1950-1954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士
1954-196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62-197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9-198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副研究员
1981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访问学者
1986-至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致力于分子病毒学和分子免疫学研究,主要从事HBV T-细胞分子免疫及囊膜病毒融合机制和融合抑制剂的研究。

获奖情况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奖两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五次,省部级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三次。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被亚太生物技术双周刊(Asia-Pacific Biotech News)遴选为亚裔著名科学家。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风疹病毒|MOG|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