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973项目发表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11年03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版纳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对丽江玉龙雪山鼠尾草(Salvia)属植物杠杆状雄蕊及其花设计的生态功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Annals of Botany》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近日版纳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对丽江玉龙雪山鼠尾草(Salvia)属植物杠杆状雄蕊及其花设计的生态功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Annals of Botany》杂志上。

     ADP-Glo™ 激酶检测试剂盒 点击免费申请试用装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版纳植物园的李庆军研究员,其曾在世界上首次系统研究和命名了一种新的植物远交机制——卷曲花柱性(Flexistyly),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

    植物与传粉者的互作关系一直是植物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这种互作关系普遍被认为体现了双方的利益冲突。传粉者的进化方向是力图通过最经济的方式,即在最短时间内消耗最少的体能获取最大的回报;而被传粉植物的进化动力则是通过最低的代价,有效地接受和输出花粉,即尽可能提高其异交率和繁殖成功。研究表明,植物可采取多种策略,例如进化出不同的花型和花序展示,以操控传粉者的访花行为,提高其传粉效率,从而实现植物自身雌、雄性功能表达的最大化。

    鼠尾草(Salvia)是唇形科最大的一个属,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该属植物的典型特征是其杠杆状雄蕊(lever-like stamen)结构,与其传粉者形成了精巧的杠杆式背部传粉(dorsal pollination)的互作机制。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级博士研究生张勃在李庆军研究员的指导下,于2008-2009年在丽江玉龙雪山开展了相关研究,深入探索了该属植物杠杆状雄蕊及其花设计的生态功能。

    该研究中,张勃博士巧妙地对圆苞鼠尾草(Salvia cyclostegia)的花设计进行了操控,通过剪除杠杆状雄蕊下臂使杠杆功能失效以及去雄处理,研究了花设计改变和杠杆功能丧失对传粉者访花行为以及繁殖成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植物的雄蕊杠杆式传粉可视为一种花粉分发机制,能促进花粉散布;尽管传粉熊蜂访问去除雄蕊下臂的花所需的时间显著少于访问对照的花,但熊蜂访问前者的频次显著下降,表明杠杆状雄蕊以及独特的花设计与其传粉者访花忠实性(floral constancy)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这种访花忠实性是植物及其传粉者在长期互作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花型和结构的突然改变会干扰传粉者对花的认知,降低传粉效率(尽管这种改变被认为是对传粉者“有益的”,例如减少传粉通道上的障碍)。

    该研究得到“973”项目(2007CB411603)及中科院****项目的支持。

(生物通:何嫱)

作者简介:
李庆军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98.3-2002.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9-1998.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
1983.9-1987.6 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
1980.9-1983.7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第一中学,高中。 

工作经历
1987年8月至1992年12月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任研究实习员。
1989年3月至1993年6月任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园林研究室副主任。
1992年12月1999年3月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任助理研究员。
1999年3月至9月,应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邀请并得到NCAR资助,在NCAR大气化学研究室生物圈-大气圈相互关系研究组进行合作研究。
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新基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2年10月至11月,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研究,并访问了加拿大多仑多大学植物系。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先后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部和加拿大多仑多大学植物系进行访问与合作研究。
2007年5-6月,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访问,期间前往加勒比海国家多米尼克进行野外考察与合作研究。
2001年5月至今,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新基地“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组”任组长、首席研究员。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

研究兴趣
1. 繁殖生物学:传粉生物学、植物交配系统及其演化;
2. 繁殖生态学:动植物相互关系及协同进化;
3. 生态系统演替与全球变化,植物VOC释放机理及其与生态系统演替的相关性。

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美国植物学会(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会员
国际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Association for Tropical Biology & Conservation, ATBC)会员
国际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专业学术期刊Biotropica专题编辑(Subject Editor) (2006-2008)
社会兼职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已取得的学术成绩
1.  世界上首次系统研究和命名了一种新的植物远交机制—卷曲花柱性(Flexistyly),文章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
2.  研究了中国不同气候带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植物VOC释放规律的相关性,首次建立了中国自然源VOC释放通量模型,VOC释放对大气对流层臭氧的贡献率,及其与全球变化的相关性。

所获奖励
1. 2008年,云南省2007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
2.  2004年,获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2004年,获2004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2004年,获西双版纳州“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
5.  2003年,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6. 2003年,获云南省科协优秀科技论文红河奖特等奖。
7. 2003年,作为项目主持人和第一获奖人获得云南省2002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
8. 2002年,获得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表彰的“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9. 2001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鼠尾草|花设计|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