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被引上百次的中国学者最新PNAS文章

【字体: 时间:2011年03月0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以嗅觉系统的第一中枢嗅球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感觉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完成高保真的输入,为深入分析嗅觉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以嗅觉系统的第一中枢嗅球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感觉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完成高保真的输入,为深入分析嗅觉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徐富强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赴美留学,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获得化学和生理学双博士学位。2007年入选中科院“****”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徐富强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20余篇,他人引用近100次(IF > 7.5),令人侧目。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李安安博士,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中科院“****”项目的支持。

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准确地把瞬息万变的环境信息提供给大脑,而大脑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内环境下,准确地感知外部世界。这样的正常功能,对于日常生活、生存以及高级脑功能如在适当的情形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计划以及最终决定等至关重要。然而,感觉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完成高保真的输入,我们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嗅觉系统的第一中枢嗅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麻醉深度的操控,使动物大脑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高基线和低基线两种状态),利用电生理记录的方法研究动物在这两种情况下嗅球如何编码同一气味刺激的信息。研究表明,动物在处于这两种运行状态下,嗅球中的神经总活动和神经元放电频率分布,在气味刺激后与各自基线相比均发生明显改变,但气味刺激后两种状态之间相比,并无明显差别。这种对同一刺激独立于大脑状态的神经表达现象并不受所使用的麻醉剂类型、气味结构和浓度、嗅球的不同功能层、同一功能层内不同的位点以及电信号类型(不同频段的局部场电位和多单位放电)的影响。

因此,嗅球对同一气味刺激的编码是通过相对稳定的神经元组合,以绝对反应强度而不是相对反应强度来实现,同时提示嗅球中存在目前还不清楚的神经机制来确保在不同大脑状态下对气味准确编码,从而将外界气味信息可靠地传递到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形成相应的嗅觉感知。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Brain-state–independent 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peripheral stimulation in rat olfactory bulb

It is critical for normal brains to perceive the external world precisely and accurately under ever-chang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s, ye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fundamental brain function in the sensory system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the olfactory system, we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s of olfactory bulbs to odor stimulations under different brain states manipulated by anesthesia levels.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 two brain states, where the spontaneous baseline activities differed about twofold based on the local field potential (LFP) signals, the levels of neural activities reached after the same odor stimul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is phenomenon was independent of anesthetics (pentobarbital or chloral hydrate), stimulating odorants (ethyl propionate, ethyl butyrate, ethyl valerate, amyl acetate, n-heptanal, or 2-heptanone), odor concentrations, and recording sites (the mitral or granular cell layers) for LFPs in three frequency bands (12–32 Hz, 33–64 Hz, and 65–90 Hz) and for multiunit activities. Furthermore, the activity patterns of the same stimulation under these two brain states were highly similar at both LFP and multiunit levels. These converging results argue the existence of mechanisms in the olfactory bulbs that ensure the delivery of peripheral olfactory information to higher olfactory centers with high fidelity under different brain states.

作者简介:

徐富强
通讯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

男,博士,研究员,1983年获兰州大学学士学位;1994和1998年从美国肯塔基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和生理学双博士学位;1998-2001,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02-2007,耶鲁大学核磁共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7.3-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兼耶鲁大学磁共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主要利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分子生化、电生理和动物行为方法研究基础嗅觉系统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科学,及其与重大疾病之间的关系。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20余篇,IF > 7.5 的他人引用近100次。2007年入选中科院“****”;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嗅觉系统|嗅球|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