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昆明动物所《PLoS ONE》发表新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3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对来自云南省德宏州的403名中国籍静脉吸毒者及与德宏州接壤的缅甸地区318名缅甸籍静脉吸毒者的HIV、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对来自云南省德宏州的403名中国籍静脉吸毒者及与德宏州接壤的缅甸地区318名缅甸籍静脉吸毒者的HIV、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郑永唐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主任,1996 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 1997 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学科带头人”称号。2004 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其他作者还包括实验室的博士生周衍衡和刘丰亮等。
由于毗邻著名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云南省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吸毒现象较为普遍。1989年年底,我国在云南省瑞丽市吸毒者中首次发现规模人群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是目前全球极为流行的3种传染病。由于都可通过血液传播,使得静脉吸毒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传播HIV、HBV和HCV。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近3400万人感染HIV,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4亿人为HBV携带者,1.7亿人为HCV感染者。我国大约有74万HIV感染者,近1亿HBV携带者和3800万HCV感染者。
在这篇文章中,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云南省德宏州的403名中国籍静脉吸毒者及与德宏州接壤的缅甸地区318名缅甸籍静脉吸毒者的HIV、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中国籍静脉吸毒人群中,还是在缅甸籍静脉吸毒人群中,丙肝的感染率都是最高的,而艾滋病的感染率最低。在进行中国和缅甸静脉吸毒人群的横向比较之后发现,中国籍静脉吸毒人群中感染HIV、HBV、HCV或同时感染其中2种或3种病毒的感染者比例都要高于缅甸籍静脉吸毒人群中的比例。分别对两国国籍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的跨年度纵向比较发现,中缅两国静脉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与往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目前国际和国内对云南省边境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流行病学比较研究甚少。新研究发现为了了解中缅边境地区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流行情况,更科学地监测HIV跨境传播趋势,为我国和云南省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亚洲区域项目等项目的资助及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
附:
郑永唐
郑永唐,1962 年生,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 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并获医学学士学位 , 分配至赣南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任助教。1989 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免疫学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7 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1 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 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资助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和群马大学进行 HIV 合作研究。1999 年 -2003 年其间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合作研究一年多。 现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BSL-3 和 ABSL-3 实验室 ) 主任、 中国科学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药物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云南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云南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 云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 云南省动 物物学会理事、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云南省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 《动物学研究》和《中国天然药物》编委。1996 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 1997 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学科带头人”称号。 2004 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建立抗 HIV 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充分利用西南动植物丰富的生物资源,重点筛选和研究天然来源的抗HIV 天然化合物和天然药物,对抗 HIV 先导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新药;建立 AIDS 灵长类动物模型,进行艾滋病发病机制、药物及疫苗的评价研究,为艾滋病的防治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治疗性基因修饰树状突细胞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建立云南省 HIV 毒种库,开展 HIV 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性、共感染等研究;研究天然免疫分子 TRIM5 在限制 HIV 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主要学术成就
从事免疫学、病毒学和抗 HIV 药物等研究近 20 年,尤其在抗 HIV 药物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 公认的成绩,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 1995 年以来先后主持了 20 多项国家、科学院和云南省的科研项目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