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所《Blood》文章揭示铁代谢关键因子

【字体: 时间:2011年06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来自中科院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模型,通过在巨噬细胞中条件性敲除铁泵蛋白Ferroportin1(Fpn1),首次阐明了巨噬细胞Fpn1在维持机体铁稳态的重要作用,揭示了Fpn1—巨噬细胞—免疫应激间的体内网络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于6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lood》上。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模型,通过在巨噬细胞中条件性敲除铁泵蛋白Ferroportin1(Fpn1),首次阐明了巨噬细胞Fpn1在维持机体铁稳态的重要作用,揭示了Fpn1—巨噬细胞—免疫应激间的体内网络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于6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lood》上。

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中科院营养研究所的王福俤研究员,其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主要从事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稳态调控机理研究,并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2007年其在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首次证实Mon1a是铁代谢调控新基因。2009年王福俤博士研究组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Haoxing Xu博士、波士顿儿童医院以及瑞典Linkoping大学的科学家合作,首次证明了TRPML1是一种二价铁离子(Fe 2+ )通道。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机体铁稳态代谢具有非常复杂而紧密的调控体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约5%的铁由肠道吸收满足人体日常生理需要,95%的铁来源于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裂解衰老的红细胞,然后将解离出的铁离子泵回血液中被再利用(Iron Recycling)。前期研究发现Fpn1在巨噬细胞表达并可能参与细胞铁外排过程。Fpn1突变可以引发以器官铁蓄积为主要症状的人类遗传病--血色病,晚期多伴有肝硬化、糖尿病等并发症,但Fpn1在巨噬细胞参与铁稳态代谢中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在新文章中,博士研究生张竹珍等在王福俤研究员指导下用LysM-cre与F4/80-cre小鼠与Fpn1-floxed小鼠杂交,制备了两种巨噬细胞Fpn1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在正常饲料饲养时,巨噬细胞Fpn1敲除小鼠表现出轻度贫血与肝脏、脾脏及骨髓巨噬细胞轻度铁累积的复杂表型;在注射葡聚糖铁或苯肼诱导溶血性贫血的实验中,Fpn1敲除小鼠巨噬细胞中累积了更多的铁离子;在缺铁饲料饲养时,Fpn1敲除小鼠表现为更严重的贫血表型,脾脏和肝脏铁水平与对照小鼠差异加大,提示Fpn1敲除后巨噬细胞铁动员受阻,同时还提示在正常饲料饲养的Fpn1敲除小鼠,肠道铁吸收起到了一定的代偿作用。进一步实验还发现巨噬细胞Fpn1缺失可导致小鼠炎症刺激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并最终证实是Fpn1外排细胞铁异常而影响了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本论文首次在小鼠体内提供了巨噬细胞中Fpn1是具有外排铁离子以及参与免疫功能的实验证据,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巨噬细胞铁稳态调控分子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实验证据,为炎症感染以及铁代谢失衡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科委经费支持。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Ferroportin1 deficiency in mouse macrophages impairs iron homeostasi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Systemic iron requirements are met predominantly through the recycling of iron from senescent erythrocytes by macrophage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iron exporter ferroportin (Fpn1) is considered to be essential. Yet the role of Fpn1 in macrophage iron recycling and whether it influences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vivo. We inactivated Fpn1 in macrophages by crossing Fpn1-floxed animals with macrophage-targeted LysM-Cre or F4/80-Cre transgenic mice. Macrophage Fpn1 deletion mice were overtly normal, however, they displayed a mild anemia and iron accumulation in splenic, hepatic, and bone marrow macrophages when fed a standard diet. Iron loading was exacerbated follow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iron dextran or phenylhydrazine. When Fpn1LysM/LysM mice were challenged with an iron-deficient diet, they developed a more severe anemia and strikingly higher splenic iron levels than control mice, indicating significantly impaired iron mobilization from macrophages. Since immune responses can be altered by modulating iron status, we also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We found that expression levels of TNF-alpha and IL-6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Fpn1LysM/LysM macrophages lacking Fpn1.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Fpn1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acrophage iron release in vivo and in modulating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作者简介:

王福俤

博士,1992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士学位,1995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学位,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公共卫生学(营养学)博士学位。1998-2002在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2002-2004年在美国密苏理哥伦比亚大学营养系和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任研究员;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营养与食品系任研究副教授。2008年初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研究领域:

本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铁和锌离子稳态调控的分子机理;2)金属离子稳态失衡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过少会引发相应的缺乏病,例如锌缺乏可引起小儿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及免疫力降低等;铁缺乏可以引发缺铁性贫血。但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过量同样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例如人类血色病是一种以过多铁质沉着于脏器组织为主要症状的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晚期患者多可出现肝硬化、糖尿病和心脏病变等。因此维持机体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平衡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参与离子转运与代谢的新基因被克隆和鉴定,使人类对离子稳态调控分子机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我们将运用涵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遗传学等多学科前沿实验技术,以基因敲除小鼠和细胞系统为模型研究铁和锌稳态调控的分子机理。

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工作将集中在:1)研究铁代谢通路重要基因包括Mon1a、转铁蛋白受体、Ferroportin和Hemojuvelin调控铁稳态的分子机理;2)研究锌离子转运蛋白ZIP家族基因调控锌离子稳态的分子机理;3)研究铁和锌稳态失衡在糖尿病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寻找相应的防治手段;4)筛选和鉴定金属离子稳态调控新基因。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