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周东明研究组著名学术期刊发表新综述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7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有关基因治疗中应用病毒载体抑制癌细胞转移的研究综述,介绍了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前数据,提出在癌症基因治疗中提高溶瘤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建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IF:13.577)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有关基因治疗中应用病毒载体抑制癌细胞转移的研究综述,介绍了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前数据,提出在癌症基因治疗中提高溶瘤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建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IF:13.577)上。
文章的作者是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东明研究员,周东明研究组正在从事以新型腺病毒为载体的疫苗及其相关研究,其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研究经费的支持。
癌转移是大部分癌症患者因肿瘤负荷和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癌转移中,肿瘤细胞在机体中迁移,播散到远侧器官中生长、繁殖,从而在正常组织中建立继发肿瘤。转移性肿瘤可以致命,在临床上难以被治疗。传统的放疗或化疗在限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方面效果有限,而应用病毒载体对癌症进行基因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在癌症基因治疗中,治疗方法包括用载体把功能正常的抑瘤基因、免疫细胞因子或MicroRNA等运载到肿瘤细胞。该运载系统一般分为两大类: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相对于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更能有效地将目的基因运载到靶细胞。在靶细胞中表达携带基因的病毒载体可以是复制型或非复制型。由于非复制型病毒载体比复制型病毒载体相对安全,在过去二十年中,非复制型病毒载体在疫苗研发和基因治疗中已被广泛研究。其中,常见的被改造为复制缺陷型载体的病毒有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和疱疹病毒。
近年来,用于癌症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已从非复制型病毒载体转向为复制型或溶瘤型病毒载体。病毒在癌细胞中的选择性复制可不断增加病毒量,导致癌细胞被病毒介导的溶瘤机制杀死。复制型病毒还可以从局部肿瘤传播到其他癌细胞,不停地引起感染、复制和溶瘤的循环。
传统溶瘤型载体主要致力于降低肿瘤的生长,而新型载体同时靶向肿瘤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这可能进一步防止和逆转侵袭性肿瘤发展。在这篇综述中,周东明研究员重点举例说明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前数据,并进一步提出在癌症基因治疗中提高溶瘤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建议。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