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学者Nature子刊等多篇文章解析乳腺癌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8月1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期中国的科研人员针对乳腺癌的病因、分子信号及治疗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以及PLoS One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生物通报道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期中国的科研人员针对乳腺癌的病因、分子信号及治疗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以及PLoS One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Genetic Variants at 1p11.2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Two-Stage Study in Chinese Women
近日来自南京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针对1792名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包括1867位对照组),从中发现了在中国妇女乳腺癌易感基因,这对于分析国内乳腺癌的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南京医学的沈洪兵教授
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一项两阶段研究分析,发现1p11.2上存在易感基因,从中挑选了三个SNPs,rs2580520, rs4844616 and rs11249433,其中rs2580520与样品中乳腺癌高发病病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了中国妇女有不同的乳腺癌易感基因。
这项研究采用了ABI的TaqMan® OpenArray™基因分型技术(点击索取TaqMan® OpenArray™基因分型技术资料 ),这一技术能以基于PCR的方式对成千上万个样品中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靶点进行SNP分析。系统的简单流程能让一个人在一天内可进行9万多个基因分型分析,而用户操作极少,也无需自动化机器人的协助。这对于需要对大量样本进行分析的高通量研究,如人类世系连锁基因分型和鲑鱼群基因分型来说,能大大简化实验工作。
Elevated expression of CUEDC2 protein confers endocrine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来自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炎症调控分子CUEDC2在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导致了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并深入揭示了CUEDC2诱发耐药的全新分子机制,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dicine》杂志在线版上,引起了多方关注,中央新闻联播也进行了重点报道,称这一研究成果将解决长期困扰乳腺癌患者的耐药性问题。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学敏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韦立新教授,第一作者是周涛、潘欣和邰艳红。
据报道,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10年来,中国主要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了37%,全国则以3%至4%的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中国乳腺癌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在45~55岁,比世界平均水平早10~15年左右。
由于多数乳腺癌是雌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因此内分泌治疗成为乳腺癌患者得以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他莫西芬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通过与体内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乳腺癌治疗中存在的耐药问题大大影响了他莫西芬的乳腺癌临床疗效,是导致乳腺癌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阐明耐药机制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张学敏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和解放军总医院韦立新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从多个层次研究导致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阐释了相关的信号转导及其调控过程,发现了导致乳腺癌耐药的新标志物,为克服乳腺癌耐药提供了原创性的药物新靶点和治疗新思路。
CCL18 from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PITPNM3
来自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美国哈佛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分泌的趋化因子CCL18在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CCL18高水平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著名生物学杂志《细胞》(Cell)旗下的子刊《癌细胞》(Cancer cell)上。
中山大学的宋尔卫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姚雪彪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由多种良性基质细胞组成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进展与转移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TAMs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迁移相关细胞。来自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的大量数据表明TAM的密度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几种癌症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尽管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证实EGF、VEGF和MMP7/9等因子在TAM推动的肿瘤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因子主要是由癌细胞自身分泌产生。目前对于TAMs分泌的细胞因子表达谱以及在肿瘤进展中的关键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首先从六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处获得了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样品。利用qRT-PCR方法对M2巨噬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行了筛查,发现在TAMs中趋化因子CCL18呈高水平表达。进而研究人员在另一组33名侵袭性乳腺癌患者的样品中利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获得了一致的结果。研究人员还证实血液与乳腺癌间质中CCL18的高水平表达与乳腺癌细胞转移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乳腺TAM通过分泌CCL18启动整合素聚集,增强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从而推动癌细胞侵袭。在进一步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证实PITPNM3作为功能性受体在CCL18促进癌细胞转移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抑制PITPNM3可终止CCL18介导的肿瘤侵袭和转移。
新研究结果表明CCL18是推动乳腺癌转移的重要作用因子,CCL18-PITPNM3相互作用在启动细胞内钙信号,促使乳腺癌细胞侵袭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生物通:何嫱)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热搜:乳腺癌|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