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学者八月5篇PNAS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8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会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近期国内的研究人员接连在这一刊物上发表文章。
生物通报道:《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会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近期国内的研究人员接连在这一刊物上发表文章。
Maternal separation produces lasting changes in cortisol and behavior in rhesus monkeys
无论是在啮齿类还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母婴分离常常被用来模拟人类在童年时期经受的不幸打击(早期逆境)。母婴分离能够导致个体应激系统功能紊乱和异常的行为。对于人类,这种负面影响在个体成年之后仍然明显存在,但是对于啮齿类,同样的负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部分甚至全部被逆转。
为了考察在恒河猴当中母婴分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否被分离结束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正常社会生活所逆转,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胡新天、马原野课题组建立了恒河猴的母婴分离动物模型,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发现,出生后母婴分离会导致恒河猴的应激系统反应迟钝和行为表现异常,并且这些影响都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因此,相对于啮齿类动物,母婴分离的恒河猴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早期逆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更加适合研究在人类当中,早期逆境诱发的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Epsin N-terminal homology domains bind on opposite sides of two SNAREs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和德国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展开合作在新研究中首次发现酵母SNARE蛋白Vti1采用了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结合位点与接头蛋白Ent3相结合,这一发现为真核生物囊泡转运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囊泡转运(Vesicular Transport)是细胞正确行使生理功能的必要机制,它是指蛋白质被选择性地包装成运输小泡,被定向转运到靶细胞器的过程。作为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囊泡运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靶向性,需要一系列行使重要功能蛋白质的参与,并且由它们介导了十分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囊泡转运过程中,多种蛋白协同完成了囊泡的形成、转运及融合等任务,这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在整个真核生物囊泡分拣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酵母Vti1是一种与膜融合及转运能力直接相关的货物蛋白,它与接头蛋白Ent3的相互作用与脂双层膜结构的弯曲及囊泡形成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技术手段解析了酵母ENT3-ENTH结构域和Vti1蛋白N端结构域单体及复合物三维结构,首次发现酵母SNARE蛋白Vti1采用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结合位点与接头蛋白Ent3相结合,相应的酵母双杂交、胞外Pull-Down及细胞实验也都证明新发现的结合面在Vti1蛋白的体内定位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原创性的发现表明真核生物囊泡转运过程中,SNARE蛋白与接头蛋白的识别模式存在多样性。该研究成果为真核生物囊泡转运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An 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full transporter is essential for the retention of leaf water in both wild barley and rice
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本农业生物科学研究所、日本冈山大学、瑞士洛桑大学、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An 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full transporter is essential for the retention of leaf water in both wild barley and rice”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与生物工程实验室陈国雄博士、日本农业生物科学研究所的小松田隆夫(Takao Komatsuda)教授以及以色列海法大学的Eviatar Nevof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野生大麦和水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与植物抗旱密切相关的角质层基因Eibi1,发现该基因与叶片角质层保水功能密切相关。该基因编码ABCG全转运子,把角质成分从细胞内运转到叶片表面形成功能性角质层。此项研究首次在单子叶植物中发现了与角质运转相关的ABCG全转运子的基因,此前仅在拟南芥中发现2个与角质运转有关的ABC半转运子ABCG11/ABCG12。Eibi1基因编码ABC转运蛋白G亚家族的一个全转运子HvABCG31,DNA序列全长11693bp,位于大麦染色体3H上,其表达主要出现在苗期伸长区的幼叶组织中。Eibi1基因功能的缺失会导致叶片表皮细胞中脂质成分的大量积累,叶片表面角质层变薄,角质含量减少,同时角质层结构不完整,叶片失水快,保水抗旱能力差。
该项研究对单子叶植物的抗旱及角质层合成等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Eibi1同源序列存在于单子叶植物水稻、双子叶植物拟南芥、裸子植物卷柏、苔藓及藻类中,显示出Eibi1在陆生植物进化中的重大意义。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balance confers respiratory-droplet transmissibility of the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irus in ferrets
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及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科研人员在新研究中破解了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在人类间传播的基因因子秘密。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据介绍,由于流感病毒在雪貂间传播情况与人类最为相似,因此在新研究中,科研人员选取了雪貂作为研究人类流感病毒传播的动物模型。研究团队选择了全球多种主要且具代表性的H1N1流感病毒放于雪貂间进行传播试验,以评估这些病毒株经由飞沫传播的可能性。结果显示,这些代表性的病毒中,唯有一种含欧亚型H1N1流感基质蛋白基因(M)的北美型流感重组病毒株具有少许的飞沫传播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一种基因工程方法,用于控制流感病毒基因的组合),将2009年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加入这一株流感病毒,研究人员发现所得出的新病毒株不仅具有经由飞沫传播的能力,而且也具有和2009年大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相似的基因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如要经由飞沫传播,病毒中的两个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以及神经氨酸酶)需要达到活性的微妙平衡。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inequality under the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in western China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斯坦福大学Morrison人口与资源研究所,生物系Woods环境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inequality under the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in western China”的,关于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论文。
出于国家生态安全的考虑,我国近些年来实施了几个大型的林业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扩大现有和建设新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两个国家级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国内通常称为生态补偿)项目,即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因为它具有宏大生物和社会经济目标、大规模的地理范围,直接受影响的众多人口以及项目的持续性。退耕还林工程如今已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实施了十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政策评估机会。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在陕西省周至县南部山区的农户生计调查数据、以及在对农户进行个访与组访等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和其他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当地收入不平等的情况,并比较了退耕户和非退耕户的社会人口特征及家庭收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农户家庭。该研究也提供了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农户收入并减小了收入不平等的证据。总体上,当地在退耕还林实施七年之后,退耕户的收入不平等情况小于非退耕户。不同类型的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的作用不同。研究也发现,退耕还林并没有达到政府的预期,即它并没有增进调查地劳动力向非农活动的转移。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