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北大韩芳教授新研究成果登国际权威期刊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8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来自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美国斯坦福睡眠科学与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针对1998年至2011年在北京接受诊断的发作性嗜睡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协会(American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和儿童神经病学学会(Child Neurology Society)的期刊《神经病学纪事》(Annals of Neurology)上。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美国斯坦福睡眠科学与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针对1998年至2011年在北京接受诊断的发作性嗜睡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协会(American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和儿童神经病学学会(Child Neurology Society)的期刊《神经病学纪事》(Annals of Neurology)上。
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韩芳教授和美国斯坦福睡眠科学与医学中心Emmanuel Mignot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这一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069)、中德科学中心和北京是科学技术委员会资金资助。
发作性嗜睡症是一种慢性神经失调症状,是由下视丘分泌素的缺失而引起的,这种物质是大脑中负责诸如睡觉等生物过程通讯的神经传递素。当大脑细胞丧失下视丘分泌素时,就无法控制睡眠-觉醒周期。根据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的研究,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会随时经历下述状况:间歇式嗜睡、突然丧失随意肌张力(猝倒)、清晰的梦境或者幻觉,以及短时间的全身瘫痪。
据EureAlert报道,发作性嗜睡症-猝倒影响全世界不到1%的人口,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院(NINDS)预计,每3000名美国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在2009年至2010年H1N1疫情结束之后,有研究报告指出发作性嗜睡症的发病率提高而且接种Pandemrix甲流疫苗的患者发生发作性嗜睡症的风险有所提高。其他研究表明,对于白种人患者而言,链球菌感染发生在发作性嗜睡症开始之前,这表明,上呼吸道感染有可能引起了该病症。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针对对1998年至2011年在北京接受诊断的发作性嗜睡症患者的病情发作进行了回顾分析,收集了属于斯坦福-北京大学中国发作性嗜睡症研究支持小组的629名患者(86%为儿童)的发作性嗜睡症发作的月份和年份。
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发作性嗜睡症的发作显示季节性变化,以春夏之交的4月份发病频率最高,而在11月份发作频率最低,最低点到最高峰之间有近7倍的增长。
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发作性嗜睡症的逐年变化情况,发现在2009年至2010年H1N1疫情结束后发作性嗜睡症病例数显著提高,达到了173例,相比之前病例数增长了3倍。由于只有6%的发作性嗜睡症参与者报告曾接种预防H1N1的疫苗,研究人员认为接种流感疫苗不太可能是引起该病的原因。
对此,Mignot博士总结说:“这些研究发现让我们回想起1917年至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后爆发的流行性昏睡性脑炎。不仅仅是发作性嗜睡症,精神症和帕金森氏症也可能伴随着冬季感染而来,大脑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Narcolepsy onset is seasonal and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2009 H1N1 pandemic in china.Annals of Neurology.DOI:10.1002/ana.22587
作者简介:
韩芳
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12月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开始从事睡眠疾病的诊疗及研究。1997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8月~2001年9月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睡眠教育与研究中心留学并受聘为医学院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入选2005年美国睡眠科学院mini-Fellow睡眠医学培训项目。
现为中华呼吸学会睡眠学组秘书,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美国Sleep and Breathing(睡眠与呼吸) 杂志编委,欧洲 J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无创机械通气)杂志编委,《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18篇,出版专著1本,参与编写专著8本。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病机理及发作性睡病的易感遗传基因,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中心、北京科技新星计划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资助。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