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揭示线粒体基因在分子钟运用中的局限性

【字体: 时间:2011年09月01日 来源:成都生物所

编辑推荐:

  通过分子钟估算分歧时间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分子标记的替换饱和常因得不到充分的模型拟合而误导结果。鉴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高演化速率,其在分子钟运用中的局限性已为众多研究者所警觉。但由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演化时间跨度、可用化石标定、线粒体基因组演化速率各异,该分子标记的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

  

通过分子钟估算分歧时间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分子标记的替换饱和常因得不到充分的模型拟合而误导结果。鉴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高演化速率,其在分子钟运用中的局限性已为众多研究者所警觉。但由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演化时间跨度、可用化石标定、线粒体基因组演化速率各异,该分子标记的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曾晓茂研究员课题组以有尾两栖动物为例,通过对比分别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外显子估算的分歧时间,评估了在特定类群中线粒体基因高演化速率对时间估算的误导模式。结果表明,由于有尾类起源古老(2-3亿年)且缺乏涉及近期分歧事件的有效化石标定,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分子钟分析严重高估了分歧事件发生的时间。特别是较年轻的事件,可能被高估3-10倍。如类似评估在其他生物类群开展,将有利于分子钟分析的标记选择以及对其结果的理解和运用。

 

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Zheng  Yu-Chi  *,  Peng  Rui,  Kuro-o  Masaki,  Zeng  Xiao-Mao*   Exploring  patterns  and  extent  of  bias  in  estimating  divergence  time  from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data  in  a  particular  lineage:  A  case  study  of  salamanders  (Order  Caudata).  2011,  28(9):2521-2535.  )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