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子刊发文介绍复旦跨学科新举措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9月0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今年5月,“复旦-丁铎尔中心”成立,这一中外合作的研究中心将通过文理医领域等多个学科的合作,共同进行全球气候跨学科研究。近期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题为“Partnering with China”的文章,介绍了这一中心,以及其在推动全球气候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新举措。
生物通报道:今年5月,“复旦-丁铎尔中心”成立,这一中外合作的研究中心将通过文理医领域等多个学科的合作,共同进行全球气候跨学科研究。近期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题为“Partnering with China”的文章,介绍了这一中心,以及其在推动全球气候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新举措。
复旦-丁铎尔中心(The Fudan Tyndall Centre)由复旦大学与全球顶尖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中心(UK Tyndall Centre)合作建设。其国际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首任主席罗伯特·沃森(Robert Watson),原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等,负责人包括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副校长Trevor Davies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骆亦其教授,其中Trevor Davies教授是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骆亦其教授长期致力于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分循环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为植物生理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模型。他在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都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Science, Nature, Ecology, Bioscience, 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s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
据报道,“复旦-丁铎尔中心”及其平行机构--复旦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所致力于四方面的任务。一是整合复旦大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优势力量,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全球变化研究;二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寻求多国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对策;三是通过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依据,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等社会服务,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四是培养全球变化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秀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中心主要是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历史地理、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以及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等9个学科和院所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聚焦于气候变化科学的重大科学问题。这也是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又一表现。
之前美国NIH曾提出的医学研究路线图(Roadmap for Medical Research)项目就决定出资组建9个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联合体,以这种方式促成不同学科/专业的结合研究,这一举措旨在使那些通过常规研究方式未能解决的医学挑战得到更好地应对甚至化解,而且也是尝试对现行的生物医学和行为科学研究模式或文化进行变革的一种表现。
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研究,比如武汉大学去年就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跨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Partnering with China
The Fudan Tyndall Centre in Shanghai is an innovative institute dedicated to interdisciplinary climate research. Professor Trevor Dav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who co-directs the centre with Professor Yiqi Luo, talks to Nature Climate Change about the initiative.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