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最新JCM文章

【字体: 时间:2011年09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China between 2006 and 2010”的文章,阐述了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规律,这是自2006年我国发生“猪高热病”以来首次对蓝耳病进行长达5年的疫病监测结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China between 2006 and 2010”的文章,阐述了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遗传变异规律,这是自2006年我国发生“猪高热病”以来首次对蓝耳病进行长达5年的疫病监测结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肖少波教授,其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等动物病毒的免疫识别、免疫抑制与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猪肺炎支原体(喘气病)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的李彬博士。

2006年,国内爆发了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疫情,涉及286个县,发病数达到了28万,并迅速扩散到了周边国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疾病,主要感染猪,尤其是母猪,会严重影响母猪生殖功能,由于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短暂性的两耳皮肤紫绀,故又称为蓝耳病。

为了检测国内2006年疫情之后的中国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特征,研究人员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来自国内的2900多个临床样品,从中确认了153个Nsp2序列,以及249个ORF5序列,获得了中国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规律。

研究结果显示,在这5年间病猪中PRRSV阳性的比例为60.85%,其中高致病性PRRSV毒株成为了主流,而且自2009年起,国内流行的PRRSV毒株可能是由2006年的高致病性PRRSV变异进化而来。基因测序分析表明,Nsp2高变区域许多都包含有一个大约30个氨基酸长短的片段间断缺失,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类型片段缺失。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来自ORF5的GP5序列出现了大范围氨基酸改变,尤其是在可能的中和表位,以及N端糖基化位点上。

这些结果都说明了中国的PRRSV正在快速变异,可能会逃避目前使用的疫苗的作用。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了解中国PRRSV的进化变异特征,以及未来研发新型PRRSV疫苗,帮助防治中国的蓝耳病。

(感谢李彬博士对本文提出的修改建议)

(生物通:张迪)

原文摘要: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China between 2006 and 2010

In 2006, an emerging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which causes continuous high fever and a high proportion of deaths in vaccinated pigs of all ages, broke out in mainland China and spread rapidly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 examine the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RSV after the 2006 outbreak, we tested 2981 clini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006 to 2010 in China, determined 153 Nsp2 sequences and 249 ORF5 sequences, and analyzed the epidemiology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PRRSV.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cent of PRRSV-positiv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sick pigs averaged 60.85% in the past 5 years, and that the highly pathogenic PRRSV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strain in China. Furthermore, a re-emerging strain which apparently evolved from the highly pathogenic PRRSV in 2006 appeared to be widely prevalent in China from 2009 onwards. Sequenc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 of Nsp2 in most of the isolates contained a discontinuous deletion equivalent to 30 amino acids, along with other types of deletions. Extensiv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the GP5 sequence translated from ORF5 were found, particularly in the potential neutralization epitope and the N-glycosylation sit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ese PRRSV has undergone rapid evolution and can circumvent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currently used vaccines. Information from this study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RSV and assist ongoing efforts to develop and use PRRSV vaccines in the future.

作者简介:

肖少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方向:(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等动物病毒的免疫识别、免疫抑制与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2)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设计与创制;(3)猪肺炎支原体(喘气病)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先后主持国际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10多项课题。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2种基因工程疫苗的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