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导最新文章发现新机制

【字体: 时间:2011年10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基因组水平阐述了丁内酯信号分子CHB系统的众多靶基因,揭示了这一系统的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ppl. Environ. Microbiol.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基因组水平阐述了丁内酯信号分子CHB系统的众多靶基因,揭示了这一系统的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ppl. Environ. Microbio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李永泉教授,李永泉教授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代谢),以及生物制药。

γ-丁内酯(GBL)是一种易潮解的无色油状液体,有较弱的特征气味并且能溶于水。丁内酯信号分子CHB调控系统是放线菌重要的调控因子,主要介导了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转换,但其分子机制尚未清晰阐述。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鉴定了参与自行选育的工业菌恰塔努加链霉菌中L10中的CHB系统, 包括scgA、scgX和scgR,其中ScgR编码CHB受体蛋白、scgA和scgX编码参与CHB生物合成的合成酶,首次发现GBL分子参与营养利用等初级代谢过程,并从基因组水平阐述发现了该系统的众多靶基因,揭示了CHB系统通过影响NTM前体物乙酰辅酶A的供应量调节NTM的产量。

除此之外,近期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还JBC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成体干细胞终端分化中存在DNA主动去甲基化调控方式。

研究人员以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为实验模型,揭示了成体干细胞终端分化中存在DNA主动去甲基化调控方式,而且生长阻滞与DNA损伤诱导蛋白Gadd45a在该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Gadd45a介导的成骨基因表达的去甲基化调控主要发生于启动子的CpG岛外(island shore)中等密度区,而非通常认为的高密度CpG岛,而且Gadd45a介导的主动去甲基化主要发生在若干特定的CpG位点上,如Dlx5的-913和-800、Runx2的-820和-808、BGP的-1003以及Osterix的-727和-632 CpG位点,提出在DNA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位点特异性去甲基化机制。研究还发现,Gadd45a通过与启动子直接结合而发挥作用,它对成骨分化基因的主动去甲基化调控可能是通过NER途径实现的。

原文摘要:
Yi-Ling Du, Xue-Ling Shen, Pin Yu, Lin-Quan Bai, and Yong-Quan Li*(通讯作者),Gamma-Butyrolactone Regulatory System of 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Links Nutrient Utilization, Metabolism and Developmental Programme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online,doi:10.1128/AEM.05898-11,5-Year IF= 4.529

作者简介:

李永泉,男,教授、博导,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层次。中国遗传学学会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终身会员。主持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1项、国家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1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杰出青年团队基金1项及重大横向合作项目4项等;主持与参与了有机酸L-酒石酸、抗生素纳他霉素与达托霉素、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多项产学研合作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第1、第2)和二等奖3项(第1),发表50余篇SCI论文。本人领导的研究团队由1位教授、3位副教授、多位专职研究人员及2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形成了微生物次级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研究体系。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2.12- 浙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生化所所长
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09至今)
2010.09-2010.11 美国康乃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7.01-2007.03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1.05-2002.07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联培博士生
1999.03-2003.06 浙江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生
1998.09-2002.1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导
1995.05-1998.01 兼任浙江佐力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1992.04-1998.09 杭州大学生科院讲师、副教授,生化与发酵所副所长
1989.09-1992.03 浙江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1、微生物次级代谢
主要研究内容为(1)次级代谢产物的分子作用机制;(2)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机制;(3)次级代谢调控机制,包括途径特异性调控、多效调控因子(A因子、σ因子等)、全局调控因子(双组份信号传导体系);(4)次级代谢产物转运机制;(5)构建多重基因突变的高产基因工程,基于次级代谢对发酵环境的应答机制进行发酵工艺优化,采用多尺度组合调控抗生素生物合成以提高发酵水平。
2、生物制药
在深入研究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基础上,着重构建以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为载体的重组基因高效表达及其大规模培养技术,进行重组基因药物开发。

工作研究领域
1、微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代谢) 2、生物制药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丁内酯|CHB|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