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美国院士最新PNAS文章

【字体: 时间:2011年09月0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去年新上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的周忠和教授主要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内容涉及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和进化、羽毛的演化、鸟类早期演化和辐射等。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近期在其研究组发表了题为“Fossil evidence of avian crop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的文章,提出了鸟类嗉囊研究的新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去年新上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的周忠和教授主要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内容涉及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和进化、羽毛的演化、鸟类早期演化和辐射等。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近期在其研究组发表了题为“Fossil evidence of avian crop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的文章,提出了鸟类嗉囊研究的新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

嗉囊位于鸟类食道的中部或下部,是食道的一个小袋,种子储藏在这里并且被黏液软化,从而让种子更容易在肌胃中磨碎,除此之外还可以储存食物等,在某些无脊椎动物如昆虫和蚯蚓中也见到类似的器官。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中国的数百个白垩纪早期的化石,结果发现了嗉囊存在的早期证据,这种古嗉囊是根据胸廓外的大致为球形的种子团辨认出的,它与现代鸟类的嗉囊的解剖位置大致相同。

研究人员从将近100个朝阳会鸟(Sapeornis chaoyangensis)的标本,以及24个以上的高冠红山鸟(Hongshanornis longicrest)的标本中发现了两个朝阳会鸟标本,和一个高冠红山鸟标本中出现了嗉囊。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嗉囊的罕见可能反映了保存这种器官的困难。

研究组成员还在高冠红山鸟中发现了一个强壮的肌胃,让它基本具有了一个现代鸟类的消化系统。研究人员认为,朝阳会鸟和高冠红山鸟在进化上是两个遥远的世系,这表明它们的嗉囊是作为专门吃种子的适应而独立进化出来的。这两个物种的牙齿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完全失去了,这表明吃种子可能是鸟类牙齿减少的因素。从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吃种子是鸟类早期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忠和等人去年还曾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Nudds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Dyke于2010年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研究的论文数据可能存在问题,进而提出需要重新评估这一论文的研究结论。这一辨证也引发了多方的关注。

目前已有多名华裔科学家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包含了许多生物学的科学家,比如今年入选的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教授谢晓亮(Xie, X. Sunney)、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Li, Jiayang)、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孔正(Kung, Ching)。以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部分华人院士名单:

李家洋(Li, Jiayang)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谢晓亮(Xie, X. Sunney)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

孔正(Kung, Ching)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叶军(Ye, Jun) 科罗拉多大学

朱健康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细胞生物学

游景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光直(Chang,Kwang-Chih) 哈佛大学

张立纲(Chang,LeroyL) 香港科技大学

陈省身(Chern,ShiingShen) 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钱煦(Chien,Shu)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卓以和(Cho,AlfredY.) 卢森技术贝尔实验室

朱经武(Chu,CW) 休斯敦大学

朱棣文(Chu,Steven) 斯坦福大学

冯又嫦(Fung,Inez)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冯元桢(Fung,Yuan-Cheng B)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胡玲(Hu,Evelyn)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叶公杼(Jan,Lily Y)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詹裕农(Jan,YuhNung)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贾兰坡(JiaLan-Po) 中国科学院

简悦威(Kan,YuetWai)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雷干城(Louie,Gwon Sheng)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李雅达(Lee,PatrickA) 麻省理工学院

李政道(Lee,Tsung-Dao) 哥伦比亚大学

李远哲(Lee,YuanT.) 台湾中央研究院

李文雄(Li,Wen-Hsiung) 芝加哥大学

林伯中(Lin,Robert)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林家翘(Lin,Chia-Chiao) 麻省理工学院

麦德华(Mak,TakWah)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毛河光(Mao,Ho-Kwang) 华盛顿卡内基基金会

沈吕九(Sham,LuJeu)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沈元壤(Shen,YRon)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徐遐生(Shu,Frank H)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萧荫棠(Siu,Yum-Tong) 哈佛大学

谈家桢(TanJiazhen) 复旦大学

田炳耕(Tien,Ping King) 卢森技术贝尔实验室

丁肇中(Ting,Samuel C.C.) 麻省理工学院

钱泽南(Tjian,Robert)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钱永佑(Tsien,Richard W) 斯坦福大学

钱永健(Tsien,Roger Y.)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崔琦(Tsui,DannielC.) 普林斯顿大学

王倬(Wang,James C.) 哈佛大学

王晓东(Wang,Xiaodong)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翁启惠(Wong,Chi-Huey) (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吳以仲(Wu,Carl) 国立卫生院

杨振宁(Yang,Chen N.)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杨祥发(Yang,ShangF) 台湾中央研究院

姚期智(Yao,Andrew Chi-Chih) 普林斯顿大学

丘成桐(Yau,ST) 哈佛大学

周光召(ZhouGuangzhao) 中国科学院

张圣容(Chang,Sun-YungAlice) 普林斯顿大学

蒲慕明(Poo,Mu-ming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王永雄(Wong, Wing H. ) 斯坦福大学

谢宇(Yu Xie ) 密歇根大学
 

原文标题:

Fossil evidence of avian crop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作者简介:

周忠和,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198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曾短暂从事中生代鱼类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内容涉及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和进化、羽毛的演化、鸟类早期演化和辐射等。此外,参与一些带毛恐龙、翼龙,生物地层学以及热河生物群演化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周忠和|嗉囊|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