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海交大2011高水平文章

【字体: 时间:2012年01月1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单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一方面,就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另外在最新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共获各类资助项目776项,资助金额4.4713亿元,包括面上项目448项、青年基金261项、重点项目18项、重大研究计划13项、杰出青年基金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基金4项、专项基金10项、国际合作9项、联合基金1项。其中,杰青和群体项目数、面上项目数、青年基金项目数、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生物通编者按:2011年生命科学界风起云涌,不但有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这样令人欣喜的事件,也有饶毅,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评选,这样引发众多争论的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记住了2011年,也同样让我们对2012年寄予期望,2011年生物通盘点将陆续针对各方面事件,成果进行点评归纳,追踪成果事件背后的故事与反思。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这所高校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单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一方面,就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另外在最新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共获各类资助项目776项,资助金额4.4713亿元,包括面上项目448项、青年基金261项、重点项目18项、重大研究计划13项、杰出青年基金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基金4项、专项基金10项、国际合作9项、联合基金1项。其中,杰青和群体项目数、面上项目数、青年基金项目数、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其中在生命科学学科方面更是硕果累累,重要的文章包括:

《Lancet》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提出一项新的用来评估胎儿生长和出生体重的通用标准,能够发现胎儿的生长和新生儿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中。这种方法是将某国或某人群的足月正常新生儿的简单数据输入编制的程序即能产生适合于该国或该人群的胎儿生长标准。这种方法比其它现有测量方法更能应用于全世界各类人群,且准确易运用。

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胎儿生长的国际标准,提供了一种可为众多人群或国家运用的参考工具,该方法可根据当地人群制定适合于本国或本人群的标准。研究利用2004至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孕产妇和围产期保健的全球调查数据(涉及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24个国家的237025个出生婴儿),验证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者还将这一新的全球性参考标准与基于超声的胎儿体重和个性化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对小于胎龄儿的不良预后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这种新的通用参考标准比胎儿体重参考标准和个性化参考标准能更好地预测不良围产预后,且使用更加简单。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尤其对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将为提高围产医疗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Nature》

10月,《Nature》杂志发表了阐明自然受精和克隆过程中卵细胞重编程,尤其是其对精子基因组DNA上胞嘧啶甲基的去甲基化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使人们对早期胚胎如何获得正常的发育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开发女性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也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项研究是微生物代谢酶及其代谢中间产物与研究哺乳动物细胞的重要生物学过程有机结合的合作结晶。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教授和贺新义副教授参与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国良研究员主持的这项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10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还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同时发表了两项研究成果,一项是由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对分别来自中国北方、中部和南方的10,218名受试者(其中包括37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6468名未患该病的对照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对另一组8922名受试者(其中包括438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4539名对照个体)进行了检测,鉴别出了2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风险位点8p12 (rs16887244, P = 1.27 × 10−10) 和1q24.2 (rs10489202, P = 9.50 × 10 9)。新研究发现为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新研究数据。

另外一项则对3279名汉族受试者(其中包括1006名非贲门癌症患者以及2273名未患该病的对照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对另一组6897名受试者(其中包括3288名非贲门癌症患者,以及36.9名对照个体)进行了检测。从中鉴别出了两个新易感位点5p13.1和q13.31。归因分析(Imputation analyse)再次证实了从前报道的染色体上8q24 区域(rs2294008和 rs2976392)、1q22区域(rs4072037)和20p13区域(rs13042395)与汉族人群非贲门胃癌易感相关性。这一研究对揭示非贲门胃癌发病机制,发现并保护易感个体对胃癌的预防提供了可能。

《Blood》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修饰在原始造血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揭开了其中的未解之谜,这对于了解脊椎动物的造血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翻译后蛋白修饰过程:蛋白泛素化修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6个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同源基因缺失会导致原始造血中间细胞群中,髓系特异性标记物mpo的急剧增多,和红系骨髓源性祖细胞(myelo-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s,MPCs)的特异性标记物gata1的减少。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SUMO-CCAAT结合蛋白α (SUMO-C/ebpα)在维系骨髓细胞和红细胞之间平衡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泛素化在早期系谱决定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脊椎动物原始造血过程中新分子机制。

《Immunity》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银屑病新研究中证实真皮γδT细胞是炎症性皮肤病IL-17的主要产生细胞,从而揭示了银屑病的致病“元凶”——真皮内γδT淋巴细胞。

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导致银屑病发生的白介素17(IL-17)并不是长时期一直认为的来自于血循环中的Th17细胞,而是由真皮内的γδT细胞产生,在白介素23(IL-23)的刺激下γδT细胞大量产生导致银屑病发生的IL-17,这一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单单对银屑病而且对其它各个器官疾病的病因学研究都有启示。

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Toll 样受体的不同配体(各种病原体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协同IL-23使γδT细胞产生更多IL-17,这一现象对深化研究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如何引起天然免疫系统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