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细胞所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字体: 时间:2012年01月19日 来源:中科院

编辑推荐:

   2012年1月17日,由科技部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和“揭示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两项成果入选。

  

        2012年1月17日,由科技部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和“揭示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两项成果入选。

        上海生化与细胞所惠利健研究组与其合作者通过转入Gata4、Hnf1α和Foxa3三个转录因子并失活p19Arf基因将小鼠尾巴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化为功能性肝脏细胞样细胞(iHep)。iHep细胞具有和体内肝脏细胞类似的形态、基因表达谱,且获得了肝脏细胞的功能。而且,将这种细胞植入模拟人类酪氨酸代谢缺陷肝病小鼠的肝脏,可以恢复肝功能并挽回将近一半小鼠的生命。这一研究对干细胞基础研究和再生医学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475(7356):386-89]。                               

        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徐国良研究组与其合作者研究发现Tet双加氧酶在体外和培养细胞内都可以将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5mC)和5-羟甲基胞嘧啶(5hmC)氧化成5-羧基胞嘧啶(5caC),而5caC可以被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TDG)特异识别并切除,从而阐明了DNA去甲基化而活化的分子机制。此外,徐国良研究组与李劲松研究组等合作者还发现来源于卵细胞的Tet3双加氧酶参与受精卵中父本染色体DNA的主动去甲基化,在卵母细胞中父本基因表观遗传重编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333(6047):1303-1307]和Nature[477(7366):606-611]。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的前身是“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已连续开展了7年,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本次评选活动首先从233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1项,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评选出“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附:
201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设计出兼具低场高灵敏和高场大磁电阻的硅基磁电阻器件;揭示梯度纳米晶铜本征塑性变形机制;揭示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材料;阐明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变迁的动力学机制;实现碳纳米管的高效光伏倍增效应。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