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中国学者发现HBV受体的重要成果

【字体: 时间:2012年11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据BioScholar报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乙肝和丁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肝细胞所需的受体: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这一重要发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乙肝病毒及相关致病机制打开了新的大门,并为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

  

生物通报道:据BioScholar报道,人类乙型肝炎病毒每年要夺取大约一百万人的生命,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乙肝卫星病毒HDV——是HBV的一种卫星病毒(satellite virus,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需要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和表达,才能完成增殖的亚病毒,不单独存在,常伴随着其他病毒一起出现)。而且这些疾病也会增加肝脏其它疾病的患病风险,比如肝癌。

这种病毒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现有药物在大部分患者中均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如能找到这个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机制,并为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

在发表于eLif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乙肝和丁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肝细胞所需的受体: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这一重要发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乙肝病毒及相关致病机制打开了新的大门,并为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从树鼩这种动物入手,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树鼩是一种与灵长类动物类似的小动物,也是除人类和黑猩猩以外,唯一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种。

李文辉博士的团队首先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数据库,再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他们发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钠离子-牛磺胆酸钠共转运多肽)会与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

随后,他们在HBV/HDV易感的肝细胞中进行的一系列基因敲除实验,证明NTCP的确是病毒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表达NTCP,也不能被HBV感染, 他们深入研究发现,如果在该细胞株中外源性表达人或树鼩的 NTCP后,则该细胞可以被HBV及HDV感染。他们还鉴定出NTCP上关键的病毒结合区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结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变其NTCP上一段极小的区域,就能使之变成有效的HBV受体。

北生所所长王晓东表示,李博士及其团队发现了乙肝受体,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将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打开大门,也为乙肝及其相关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靶点。更重要的是,这说明中国的科学家只要有适当的支持和好的科研环境,完全有能力解决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困难挑战。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乙肝病毒|NTCP|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