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海归教授最新Virology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11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期孙兵研究组针对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展开了甲型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性全人抗体的研究,获得了甲型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性全人单抗,相关成果公布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Virology杂志上。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场灾难性的流感疫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威胁。现今又到流感高发季节——每年的流感高峰一般会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因此一般自国庆节后,会是流感疫苗的高峰接种季节,当然也是各大疫苗生产商积极备战的关键期。
但是由于流感疫苗来说隔了几个月无效了,因此如果能开发出通用流感疫苗,结束季节性流感疫苗注射,那么将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性抗体可以对抗多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在流感治疗和疫苗开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日渐成为当前流感研究的热点。
在这篇文章中,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CD19、IgG和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为特异性标志物,从接种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志愿者体内获取了识别HA蛋白的特异性记忆B细胞,使用单细胞RT-PCR技术进行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获得全人单克隆抗体。全人单抗不存在鼠源异种蛋白的抗原性,不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可直接可以用于临床医疗,具有出色的安全性。
研究发现,其中7株抗体具有广谱中和不同亚型(H1,H3,H5,H7,H9)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表位分析表明,此7株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抗体识别表位均在HA的杆状区域HA2蛋白上(图2A),包括位于HA2融合肽区域的线性表位以及与HA2整体结构相关的构象表位。
机制研究表明,这些中和性抗体可以抑制由HA2介导的病毒和细胞膜融合作用,从而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对流感治疗性抗体和流感通用疫苗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除此之外,近期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还设计出了一种传递高效DNA疫苗的万能平台,利用一种巧妙重组的细菌加速将DNA疫苗传递给疫苗接种者宿主细胞。
这种技术可用于开发一种对抗所有病毒、寄生虫、真菌的疫苗,这些实验性疫苗证实可在小鼠中完全抵御流感。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创新技术可应用于快速制造有效的疫苗对抗几乎所有感染性入侵者,显著地降低成本,且不会对于疫苗接种者或更广泛的公众造成风险。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Fully human broadly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es generated from the memory B cells of a 2009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accine recipient
Whether the 2009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accine can induce heterosubtypic cross-protective anti-hemagglutinin (HA)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We obtained a panel of fully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the memory B cells of a 2009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accine recipient. Most of the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ed the HA protein but not the HA1 fragment. Among the analyzed antibodies, seven mAbs exhibited neutralizing activity against several influenza A viruses of different subtypes. The conserved linear epitope targeted by the neutralizing mAbs (FIEGGWTGMVDGWYGYHH) is part of the fusion peptide on HA2. Our work suggests that a heterosubtypic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 primarily targeting the HA stem region exists in recipients of the 2009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accine. The HA stem region contains various conserved neutralizing epitopes with the fusion peptide as an important one. This work may aid in the design of a universal influenza A virus vaccine.
作者简介:
孙兵
个人简介:
91年1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91年1月至94年1月在上海医科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94年2月至99年1月在美国NIH做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98年入选中科院“****”免疫学专业。99年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持分子免疫学室研究工作。2003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称号和研究基金支持。从2003年起,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学专业组评审委员会成员。从2005年1月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抗体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国家973和863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点和重大项目以及中德合作项目,并参加了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优秀人才研究团队。为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回国后,作为通讯作者已发表了近40篇SCI文章。孙兵研究员还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发研究生管理委员会主任,为美国免疫学家学会会员(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 AAI)。为国际human vaccine和FEBS Letter杂志的编委,为国内现代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中国病毒学杂志、生命的化学杂志和细胞生物学杂志的编委。
研究方向:分子免疫
研究工作:
树突状细胞(DC)是活化T细胞的最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幼稚的CD4+辅助性T细胞(Th)可以分化成熟为Th1、Th2和Th17效应细胞,分别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研究室重点研究DC的成熟和分化机制以及DC细胞诱导CD4+ T辅助细胞分化为效应性Th1,Th2和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为防治人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哮喘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防治策略。
研究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用不同的病原体和分裂原诱导DC的成熟,用cDNA阵列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寻找DC中的一些关键分子对NF-κB和IFN-α/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进而观察这些分子对抗病毒和细菌先天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及对Th1、Th2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系统地研究TRIM家族蛋白和其他新分子对DC功能的调节作用。(参考Nature Immunology, 2008; 9(4):369-77)
(2) 用cDNA阵列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在Th1、Th2和Th17细胞寻找新的效应分子和转录调控因子,阐明它们对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精细调节机制。在实验中利用Th1/17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小鼠动物模型(EAE和EAU)和Th2细胞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动物模型(Asthma model),以及T细胞受体转基因小鼠和多种基因剔除小鼠确认新基因的功能。这些研究将为解释Th1/Th2/Th17细胞的分化机制提出新的创新性学术思想,亦为免疫干预和治疗Th1,Th2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比如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以及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引发的感染和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3) 借用生物信息学、基因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信号传导通路和化学合成组合等多种技术和各种动物模型以及临床标本,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进行医学转移转化研究。以研发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在抗体中心主要进行二方面的研发工作。1. 以新技术为导向,市场需求目标,从事针对疾病的治疗性抗体和诊断性抗体的研究和产品开发。2. 基于实验室良好的科研基础,针对病原体和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从有效的中药制剂中,筛选有效的先导化合物,经过化学修饰,开发高效的免疫调节剂和抗炎药物。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