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同济大学医学院最新成果登本领域权威期刊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12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最近的临床研究中,揭示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与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这有助于提示临床医生认识到较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
生物通报道: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最近的临床研究中,揭示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与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这有助于提示临床医生认识到较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
这一研究公布在国际权威临床医学杂志Am J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响因子为11.08)上,这一杂志是呼吸医学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杂志,又称BLUE JOURNAL。
这一研究由同济大学医学院荆志成教授研究组完成,研究人员包括博士生吴文汇,杨璐和彭富华等人,荆志成教授带领团队主要从事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和右心衰竭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近年来在本领域取得突出贡献,今年早期这一研究组还在此著名临床医学杂志发表了另外一篇原创论著(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Hypertensive Pulmonary Vasculature),另外也在LANCET,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CHEST, HEART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可以作为一种疾病而独立存在,更常见的是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其致残和致死率颇高,也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增加社会医疗负担的重大疾病。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社会经济地位状态与其预后有密切关系,即社会经济地位与肺动脉高压的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较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约为较高社会经济地位患者发生死亡风险的3倍,且此风险独立于患者基线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以及药物治疗。
而且社会经济地位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恶化事件发生率,也呈负相关,较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发生临床恶化事件的风险为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临床恶化风险的2.5倍多,且此风险独立于患者基线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以及药物治疗。
这项研究指出临床医生应该明确认识较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如活动和行为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监督和指导这些患者降低相关风险。(生物通:万纹)
作者简介:
荆志成,男,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6年法国巴黎第11大学(南巴黎大学)肺血管疾病中心博士后;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并兼任安图贝克莱医院肺科客座顾问医师,从事肺动脉高压治疗与患者预后评价研究。
2003年获得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课题资助,在全国开展了“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成立全国肺动脉高压注册登记研究协作组;建立国内肺动脉高压专业网站:www.phachina.com;2004年当选北京科技之星;2005年成为WHO肺动脉高压工作专家组成员,获得法国政府“中法肺动脉高压研究基金”。2006年被WHO“发展中国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项目中国组负责人。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