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领衔科研团队攻关亩产1000公斤杂交稻

【字体: 时间:2012年04月17日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推荐:

  去年超级杂交稻在湘实现大面积亩产926公斤,提前四年实现第三期目标。今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率先启动第四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为冲刺亩产1000公斤目标选育的种子选手已摆开擂台,接受挑选。

  

     去年超级杂交稻在湘实现大面积亩产926公斤,提前四年实现第三期目标。今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率先启动第四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为冲刺亩产1000公斤目标选育的种子选手已摆开擂台,接受挑选。


  在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试验田,种子选手们已先后进入成熟灌浆期,再过20来天,就开始收割,冠、亚、季军比武即将逐一揭晓。这些天,袁隆平院士带着科研团队,每天都去田里查看选手们的生长情况。这位年过八旬的伟大科学家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自己跨入90岁以前,实现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冲刺亩产1000公斤目标的超级杂交稻种子选手都各有“撒手锏”,其中,新选育的广占63S/1128两系超级杂交稻“身世”尤其不凡——它是由两个中国籼稻品种、一个中国籼粳品种、一个美国稻种共四个稻种,经多次杂交后培育繁殖的优质后代,每穗最高谷粒达500粒,每千粒重量达32克,比普通稻足足重出7克以上,结实率也在90%以上,每亩有效稻穗近15万穗,株高约1.2米,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巨人”。该品种试种最高亩产突破了960公斤,今年在三亚试验田的预测亩产可达1050公斤。


  据袁隆平院士介绍,实现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这一目标路线图已经确定,力争今年实现大面积亩产过950公斤,三年内突破980公斤,争取用五年提前实现1000公斤目标。目前,在三亚基地,袁隆平院士已邀请全国生物和遗传专家,联合武汉大学、江苏农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联合攻关,利用生物分子技术分析玉米和高粱等碳四光合率强的优势作物的基因,进一步提高超级稻的高产基因和能力。在攻关基地选择上,湖南已选定隆回县、溆浦县等四县作为首批超级稻大面积亩产过1000公斤示范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