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发现姓氏有助理解人口迁移

【字体: 时间:2012年04月25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姓氏能够告诉我们有关社会文化、遗传学与历史的什么信息?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博士陈家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领衔的团队发现,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科学家得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自然人类学期刊》上。

  

姓氏能够告诉我们有关社会文化、遗传学与历史的什么信息?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博士陈家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领衔的团队发现,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科学家得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自然人类学期刊》上。
 
中国姓氏经历了大约4000年的演变,受儒家文化影响,通过世代传承得到很好保存,其分布也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同时,由于汉字较少,12.8亿中国人共有7327个姓氏。其中,100个最常见的姓氏占了人口的85%,姓氏相对集中。
 
“相比于大部分其他国家,中国姓氏包含了更多的文化与遗传信息。”陈家伟说。
 
陈家伟及其团队利用同姓率方法分析了12.8亿中国国家居民身份证信息数据,在省、市、县三个层次上研究了人口结构和演化规律,以及基因漂移和人口迁移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结果显示,最高水平的姓氏多样性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省和县的层次上都具有较小的同姓率。这归因于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得这一流域的人口主要由当地居民和历史迁移人口组成。
 
虽然涵盖了广阔的地理区域,东北三省与山东省之间的遗传距离却很小。这是由于人们熟知的历史性大迁移“闯关东”,在这一过程中,共有2000万人口迁移到人口稀少的东北三省。
 
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人的居住习惯相对固定,距离隔离比较严重。现代中国的总体姓氏地理分布与人口结构是基因漂移和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结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大中华文明区域中心。
 
“中国姓氏的历史传承从未停止过,经过数千年的姓氏演变,基因漂移与人口迁移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平衡。”陈家伟说。(来源:中国科学报 陆琦)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姓氏|人口迁移|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