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抗艾滋病新药的分子机制

【字体: 时间:2012年04月2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上海靶点药物有限公司、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种新型的抗艾滋病药物CCR5拮抗剂(TD-0680)的分子作用机制。证实该分子可有效抑制一种近年发现的、对临床CCR5拮抗剂已产生抗药性的艾滋病毒。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权威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上海靶点药物有限公司、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种新型的抗艾滋病药物CCR5拮抗剂TD-0680)的分子作用机制。证实该分子可有效抑制一种近年发现的、对临床CCR5拮抗剂已产生抗药性的艾滋病毒。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权威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是HIV疫苗的研发,以及用于疫苗测试和艾滋病致病机理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建立。目前,陈志伟博士正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基于或病毒豆苗天坛株载体(MVTT)的SIV和HIV多家疫苗。

艾滋病,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命疾病。每年全球因艾滋病致死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类“头号杀手”。

艾滋病毒主要通过CD4受体和CCR5辅助受体结合来侵入靶细胞。由于透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的艾滋病毒主要依赖CCR5侵入细胞(又称CCR5嗜性),因此CCR5拮抗剂可以抑制病毒与CCR5的结合,从而有效且特异性地阻断此类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并防止艾滋病毒导致的持续和潜伏感染。

目前,Maraviroc(马拉维若)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唯一一个用于临床的CCR5拮抗剂。但Maraviroc已面世近5年,临床上已经出现对该药产生抗药性的艾滋病毒,因此有迫切需要研究新型的CCR5拮抗剂。港大艾滋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采用基因突变、药物联用、分子对接、结构模拟以及抗体封闭等方法进行研究,揭示了TD-0680的分子作用机制,可更有效地阻断病毒与CCR5的结合。

研究证实TD-0680是目前CCR5拮抗剂中,抗艾滋病毒活性最高的小分子药物,其抗病毒活性比Maraviroc高几倍至几十倍。TD-0680能广泛用于抑制不同类型的人和猴艾滋病毒。在阻断游离病毒入侵细胞的同时,亦能有效阻断受感染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病毒传播,比一种叫TDF的逆转录酶抑制剂强上千倍。而含有TDF的阴道杀微生物润滑胶可以降低HIV感染率达39%。此外,TD-0680还能够有效抑制一种对Maraviroc具抗药性的艾滋病毒。

新发现的分子机制,是由于TD-0680同时结合于CCR5的两个功能区域,形成了一种新的阻断屏障,从而更有效地切断了病毒与CCR5的相互作用。情形就如在一个大门上装了两道锁,更彻底地预防了病毒与CCR5结合,另其不能进入细胞。具有这种独特功能的小分子CCR5拮抗药物,还是首次被发现。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CCR5 antagonist TD-0680 uses a novel mechanism for enhanced potency against HIV-1 entry, cell-mediated infection and a resistant variant

Regardless of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R5-tropic HIV-1 predominates early in infection, rendering CCR5 antagonists as attractive agents not only for antiretroviral therapy but also for prevention. Here, we report the specificity, potency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 novel small molecule CCR5 antagonist: TD-0680. TD-0680 displayed the greatest potency against a diverse group of R5-tropic HIV-1 and SIV strains when compared to its prodrug TD-0232, the FDA-approved CCR5 antagonist Maraviroc, and TAK-779 with EC50 values in the subnanomolar range (0.09-2.29 nM). Importantly, TD-0680 was equally potent at blocking envelope-mediated cell-cell fusion, cell-mediated viral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the replication of a TAK-779/Maraviroc-resistant HIV-1 variant. Interestingly, TD-0232 and TD-0680 functioned differently despite binding to a similar transmembrane (TM) pocket of CCR5.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drug combination and antibody blocking assays identified 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D-0680. In addition to binding to the TM pocket, the unique exo-configuration of this molecule protrudes and sterically blocks access to the ECL2 region of CCR5, thereby interrup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rus and its co-receptor more effectively. This mechanism of action was supported by the observations of similar TD-0680 potency against CD4-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SIV strains and by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using a CCR5 model. TD-0680, therefore, merits development as an anti-HIV-1 agent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and/or as a topical microbicid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R5-tropic HIV-1.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