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文研究组J Virol解析乙肝病毒

【字体: 时间:2012年05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德国埃森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positions 122 and 145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determine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HBsAg and influence in vivo HBsAg clearance”的文章,与此前NEJM临床结果相互印证,获得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变异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公布病毒学核心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德国埃森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positions 122 and 145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determine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HBsAg and influence in vivo HBsAg clearance”的文章,与此前NEJM临床结果相互印证,获得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变异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公布病毒学核心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武汉病毒研究所陈新文研究员,以及德国埃森大学陆蒙吉(Mengji Lu)教授,其中陈新文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主要从事病毒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研究重点为病毒(如肝炎病毒,昆虫杆状病毒等)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如细胞凋亡及病毒侵染的分子机理)、病毒表达载体以及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的构建等。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是位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表面的重要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由HBsAg第124-147位氨基酸组成的“a”决定簇具有复杂的空间构象,含有多个重要的免疫表位。发生在“a”决定簇或其周围的变异影响HBsAg与抗体的结合,引起病毒的免疫逃逸。

K122I取代和G145R取代是“a”决定簇上最为经典的氨基酸取代。研究发现,G145R突变株可稳定存在,并可持续数年保持高滴度的复制水平,此外还能在人群中及家族内进行水平传播。虽然在122和145位点还发现了其他氨基酸形式的取代,如K122N、G145A、G145K等,但是这些取代形式的出现频率和影响程度远低于K122I取代和G145R取代。不过,其中的机制并不明了,对于病毒变异及进化的意义尚不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小鼠尾静脉高压水注射模型,开展了一系列体内外研究,证明了除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之外,其侧链的理化特性也是影响病毒发生免疫逃逸的重要决定因素,阐释了K122I取代和G145R取代频繁出现对病毒变异及进化的意义,更证实了有效的抗体应答对于中和并清除病毒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还发现,抗体应答对不同基因型病毒的清除效率也有不同,因此针对某种基因型病毒的正常的抗体应答可能并不能有效防御不同基因型病毒的感染。该发现与近期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的临床结果相互印证(Stramer SL,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364:236-247),为指导临床HBV疫苗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positions 122 and 145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determine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HBsAg and influence in vivo HBsAg clearance.

A variety of amino acid (8) substitutions such as K122I and G145R have been identified around or within the “a” determinant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impair HBsAg secretion and antibody binding and may be responsible for immune escape in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how different substitutions at aa positions 122 and 145 of HBsAg influence HBsAg expression, secretion, and recognition by anti-HBs antibod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phobicity, the presence of the phenyl group, and the charges in the side chain of the aa residues at position 145 reduced HBsAg secretion and impaired reactivity with anti-HBs antibodies. Only the substitution K122I at the position 122 affected HBsAg secretion and recognition by anti-HBs antibodies. Genetic immunization in mice demonstrated that priming of anti-HBs antibody response was strongly impaired by the substitutions K122I, G145R, and others like G145I, G145W, and G145E. Mice preimmunized with wtHBsAg or variant HBsAg (vtHBsAg) were challenged by hydrodynamic injection (HI) with a replication competent hepatitis B virus (HBV) clone. HBsAg persisted in peripheral blood for at least 3 days after HI in mice preimmunized with vtHBsAg but undetectable in mice preimmunized with wtHBsAg indicating vtHBsAg may fail to induce proper immune responses for efficient HBsAg clearance. In conclusion,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a residues at positions 122 and 145 of HBsAg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genecity. In addition, the presence of proper anti-HBs antibodies is indispensable for neutralization and clearance of HBsAg during HBV infection.

作者简介:

陈新文,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89年郑州粮食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获荷兰Wageningen大学博士学位,多次赴荷兰和美国从事合作研究。现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分子病毒室主任,兼任《中国病毒学》主编、《中国生物学文摘》编委、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和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中科院方向性课题等科研项目,主要从事病毒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研究重点为病毒(如肝炎病毒,昆虫杆状病毒等)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如细胞凋亡及病毒侵染的分子机理)、病毒表达载体以及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的构建等。已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20多篇。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地区十大优秀青年等多次奖励。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