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董晨教授PLoS解析癌症分子机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05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Protective Role by Interleukin-17F in Colon Tumorigenesis”的文章,解析了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家族成员——IL-17F,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及其中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华人科学家董晨教授,以及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童攒博士,其中董晨教授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其实验室是最早发现Th17细胞特性的实验室之一。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Th17的了解还是不十分深入。现在掌握比较多的是Th17的发育特征,对Th17具体功能的了解尚十分有限(专访正教授董晨 开启免疫功能的新通路 )。
辅助性T细胞—17是一种近年来被发现的在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主导作用的效应T细胞,其产生的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 (IL-17)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研究发现,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的患者的特定病理组织中显著上调。
迄今为止,已发现了六个IL-17家族成员IL-17 A、IL-17B、IL-17C、IL-17D、IL-17E(亦命名为IL-25)和IL-17F,以及五个IL-17受体(IL-17RA-IL-17RE)家族成员。其中IL-17F与IL-17A具有最高同源性。有研究证实IL-17F在免疫反应中发挥多重功能。过去的研究表明IL-17A在癌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IL-17F是否也在肿瘤形成中起作用却并不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了IL-17F在人类结肠癌组织中分泌量要低于其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分泌量。为进一步证实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将IL-17F超过正常分泌量的结肠癌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与移植了没有IL-17F的癌细胞的小鼠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超量分泌IL-17F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明显减慢,在其肿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标志物更少;同时用没有IL-17F基因存在的小鼠和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结肠癌的肿瘤模型,发现没有IL-17F基因存在的小鼠,其结肠中的肿瘤数量均比正常小鼠要明显增多,并且肿瘤体积也明显较正常小鼠的大。
这项研究表明,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F具有抑制结肠癌形成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实现的。
董晨教授实验室还曾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文章,针对IL-17C的结合配体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17RE 是IL-17C的结合配体,IL-17C选择性地与在Th17细胞上的IL-17RE结合,借助IL-17RA-RE受体复合物和下游的Act1接头蛋白传导信号,诱导IkappaB激酶家族成员I B 表达从而启动了TH17细胞炎症反应。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A Protective Role by Interleukin-17F in Colon Tumorigenesis
Interleukin-17F (IL-17F), produced by Th17 cells and other immune cells, is a member of IL-17 cytokine family with highest homology to IL-17A. IL-17F has been shown to have multiple functions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s. While IL-17A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cancer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 of IL-17F in tumorigenesis has not yet been elucida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found that IL-17F is expressed in normal human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but this expression is greatly decreased in colon cancer tissues. To examine the roles of IL-17F in colon cancer, we have used IL-17F over-expressing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and IL-17F-deficient mice. Our data showed decreased tumor growth of IL-17F-transfected HCT116 cells comparing to mock transfectants when transplanted in nude mice. Conversely, there were increased colonic tumor numbers and tumor areas in Il-17f−/− mice than those from wild-type controls after colon cancer induc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L-17F plays an inhibitory role in colon tumorigenesis in vivo. In IL-17F over-expressing tumo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leukocyte infiltration; instead, we found decreased VEGF levels and CD31+ cells. While the VEGF levels were increased in the colon tissues of Il-17f−/− mice with colon cancer. Together,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a protective role for IL-17F in colon cancer development, possibly via inhibiting tumor angiogenesis.
作者简介:
董晨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炎症和癌症研究中心的主任,及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免疫学系教授(终身)。目前受聘为同济大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炎症与肿瘤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
科研业绩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炎症和癌症研究中心的主任,及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免疫学系教授(终身)。近20年来主要研究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调节、细胞膜分子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重点探讨正常免疫应答以及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其领导的团队在发现重要免疫耐受调节分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和功能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是该领域的研究权威之一。其发现对人们理解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及专著120余篇,共获得10多项资助,其中NIH资助6项,目前在研10项。2009年被美国免疫学学会授予取得杰出成就的青年免疫学家奖。目前受聘为同济大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炎症与肿瘤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