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存在一种能识别炭疽病菌入侵的关键蛋白分子

【字体: 时间:2012年06月25日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推荐:

  记者从杭州市农科院获悉,该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草莓植株体内存在一种能够识别炭疽病菌入侵的关键蛋白分子,它可通过诱导木质素的合成来抵御炭疽病的发生。

  

记者从杭州市农科院获悉,该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草莓植株体内存在一种能够识别炭疽病菌入侵的关键蛋白分子,它可通过诱导木质素的合成来抵御炭疽病的发生。

日前,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权威刊物《蛋白质组学杂志》(Journal of Proteomics)在线发表了这一题为“草莓叶片响应炭疽病菌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成果。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普遍性的真菌病害。在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炭疽病发病严重,造成大量死苗,成苗率低,是目前草莓育苗中的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了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在这一课题中,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方献平等人,借助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和先进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历时两年研究发现,在49种炭疽病菌应答蛋白中,有一种叫sHsp的蛋白分子在病菌的逐步侵染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敏感,能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强度来抵御病菌的入侵,而在未受侵染的植株中,sHsp蛋白分子表达丰度基本不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一蛋白分子很有可能是通过参与特定的信号途径,调控植物细胞内木质素合成和自由基水平,从而迅速建立起抵御病菌侵染的坚固屏障。

“后续基因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和免疫实验分析确证了这一研究发现。”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华升对记者表示。

《蛋白质组学杂志》的“期刊引用报告”影响因子为5.074(2010年)。国际审稿专家一致认为,“草莓叶片响应炭疽病菌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是迄今为止极少的以非模式植物草莓为研究载体,将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应用于植物-病原菌互作分析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之一。

据统计,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0万公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专家表示,该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发现并克隆草莓炭疽病抗性基因,最终培育出草莓炭疽病抗性新品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这一课题得到了科技部-浙江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多个项目的重点资助。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草莓|炭疽病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