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实性肺癌肿瘤负荷定量研究获进展

【字体: 时间:2012年07月17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推荐:

  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所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丽娟在非实性肺癌肿瘤负荷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其肿瘤的影像密度值每增加100单位,肿瘤负荷约增加10%。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田园)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所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丽娟在非实性肺癌肿瘤负荷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其肿瘤的影像密度值每增加100单位,肿瘤负荷约增加10%。
 
据介绍,倍增时间在判断肿瘤的性质及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不同于实性肿瘤,非实性肺癌在体积增加之前常存在一段不确定的“内生长”期,即肿瘤组织向肺泡内空间填充,组织学上表现为癌细胞沿肺泡表面的增殖,而肿瘤的径线并无改变。这种生长方式使得经典倍增时间计算方法不再适用,长期以来该疾病的临床诊疗也因此颇受困扰。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使用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在体估算肿瘤负荷成为可能。深圳先进院的这项研究结合应用医学病理及影像的方法,全面分析了非实性肺癌的内生长模式,并对其肿瘤负荷作了定量分析,首次发现肿瘤的影像密度值每增加100单位,肿瘤负荷约增加10%。
 
据介绍,这项研究为非实性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有效的评估方法,对肺癌的诊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也为丰富肺癌的WHO(世卫组织)分期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放射学》杂志上。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