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最新Nature Genetics文章

【字体: 时间:2012年08月0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美国凯西眼科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NMNAT1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的文章,发现一种导致儿童失明的遗传新基因。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美国凯西眼科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NMNAT1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的文章,发现一种导致儿童失明的遗传新基因。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祁鸣教授,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遗传性失明患者的发病机理,为尽快探索出治愈该病的方法奠定基础。

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又称黑蒙症。是一种幼年期发病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为眼科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可致一岁以内新生儿失明。目前,这种疾病殃及全球万分之三的新生儿,但它的发病机理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人体基因图谱找到了一种名叫NMNAT1的基因,这一基因的突变是黑蒙症的部分原因之一,在NMNAT1基因被发现之前,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17种会导致患上黑蒙症的基因,但这些基因的发现只能解释70%左右罹患黑蒙症的遗传病因,还有30%一直无法找到致病原因。

一年前,祁鸣的基因组医学实验室联合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叶升教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凯西眼科研究所及巴西、加拿大等地的科学家,组成了一支国际团队,共同寻找隐藏在黑蒙症背后的致病基因。 

他们筛选了284个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黑蒙症病人,发现了NMNAT1基因携带了两个突变,验证了它是导致这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新致病基因。目前,这些基因突变已被收录于浙江大学“国际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数据库”中,成为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基因诊断的依据。

这些突变包含两种错误,一种是密码子169发生了无义突变,导致蛋白合成提前终止;另一种是密码子257谷氨酸的错义突变,将本来要转换成谷氨酸的信号变为转换成赖氨酸的信号,为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对50位未知原因的黑蒙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其中10例也带有NMNAT1基因双突变,进而验证了NMNAT1基因是导致该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新的致病基因。

针对患有NMNAT1基因缺陷的失明患儿,目前已有基因治疗方法,据报道,在这种病例中,医生使用一种带着激光追踪灯的软针,插入眼疾患者的眼球,让针顺着眼角膜,“走”到视网膜的位置,将好的基因注入眼睛,使得病人体内重新拥有健康活力的基因,最终控制器官正常发育、正常运作。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NMNAT1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retinal dystrophy that manifests with genetic heterogeneity. We sequenced the exome of an individual with LCA and identified nonsense (c.507G>A, p.Trp169*) and missense (c.769G>A, p.Glu257Lys) mutations in NMNAT1, which encodes an enzyme in the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 biosynthesis pathway implicated in protection against axonal degeneration. We also found NMNAT1 mutations in ten other individuals with LCA, all of whom carry the p.Glu257Lys variant.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LCA|NMNAT1|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