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Nature Genetics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12年08月2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肝癌开展了大规模的测序和分析研究。相关论文“Exome sequencing of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发布在8月26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肝癌开展了大规模的测序和分析研究。相关论文“Exome sequencing of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发布在8月26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韩泽广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医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克隆人类新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研究;肝癌发病机制。在Nature、Nature Genetics、PNAS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易发生早期转移,且有浸润至邻近及更远组织的倾向,治疗预后较差。环境因素以及慢性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被视为是导致肝癌的重要病因,这在中国尤其流行。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了具有门静脉癌栓(PVTTs)、肝内转移的HBV阳性肝癌患者的体细胞突变。在331个非沉默突变(non-silent mutation)中研究人员频繁发现了C:G>A:T和T:A>A:T颠换(transversion)。值得注意的是,在110份HBV相关的肝癌样本中有14份(约占13%)ARID1A基因发生了突变。ARID1A基因负责编码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一个元件。此外,研究人员采用RNA干扰评估了91个已证实突变基因在细胞存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其中有7个基因,包括VCAM1和CDK14有可能赋予了肝癌细胞生长和浸润能力。

这一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可能与中晚期肝癌相关的体细胞突变的图谱,并为人们发现有关驱动肝癌发生及生长分子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近期国内的研究学者在肝癌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张纪岩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证实RACK1过表达增强了JNK的活性,由此通过直接结合MKK7并提高MKK7的活性促进了肝癌生长。

第二军医大学王红阳院士课题组证实肝细胞癌起源细胞有可能是来源于在肝硬化中暴露于慢性和持续TGF-β刺激的肝祖细胞,药物抑制microRNA-216a/PTEN/Akt信号可能是预防肝癌和靶向肝脏肿瘤起源细胞治疗的一条新策略。

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胡卓伟教授在TLR2缺陷小鼠中证实支持细胞衰老和自噬潮的免疫网络丧失促进了DEN诱导的肝癌发生和进展。

这三项研究均发布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为深入了解肝癌的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Exome sequencing of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 worldwide and shows a propensity to metastasize and infiltrate adjacent and more distant tissues1. HCC i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risk factors, including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which is especially prevalent in China. Here, we used exome sequencing to identify somatic mutations in ten HBV-positive individuals with HCC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es (PVTTs), intrahepatic metastases. Both C:G>A:T and T:A>A:T transversions were frequently found among the 331 non-silent mutations. Notably, ARID1A, which encodes a component of the SWI/SNF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was mutated in 14 of 110 (13%) HBV-associated HCC specimens. We used RNA interference to assess the roles of 91 of the confirmed mutated genes in cellular surviva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ven of these genes, including VCAM1 and CDK14, may confer growth and infiltration capacity to HCC cells. This study provides a view of the landscape of somatic mutations that may be implicated in advanced HCC.

作者简介:

韩泽广

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瑞金医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健康与卫生重点实验室(基地)常务副主任、主任助理、功能基因组部主任。

1964年1月生;199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任研究员并先后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功能基因组部主任和省部共建健康与卫生重点实验室(基地)常务副主任。现为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informatics副主编、THE OPEN PARASITOLOGY JOURNAL、The Open Systems Biology Journal、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编委以及《科学通报》特约编辑。

韩泽广教授先后主持了包括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在国内外SCI杂志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包括以通讯作者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自然(Natur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临床调查杂志(JCI)》、《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PLoS Pathogens、Hepatology、Cancer Research等,被国际同行引用1600余次。多次被国际会议邀请做学术报告和在权威杂志发表综述。研究成果多次被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中国生物医药十大新闻等。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政府特殊津贴、“第十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